科普文章

疾病早知道 数数脉搏防心梗

2013-05-30 09:14 来源:99健康网

  一、数数脉搏防心梗 脉搏每分钟在60-70次之间

  冠心病患者的血管若已经出现狭窄或堵塞,他们的脉搏次数最好能控制在每分钟60—70次之间,如果过快(比如运动时超过每分钟90次),机体消耗的氧气会增多,难以及时供血、供氧,就有可能会出现心肌缺血情况。

  脉搏如果过慢,每分钟少于50次,同样会减少心脏对身体的供血,引起乏力、头晕等不适。对于脉搏次数一直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如果出现脉搏突然减慢,极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这是因为急性缺血或坏死的心肌组织,会释放出异常代谢产物,导致心率减慢。此时,冠心病患者不论是否伴随胸闷、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有的患者会伴有一过性失明,或突然出现排便感),都要及时服药(比如含服硝酸甘油),同时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正确摸脉方法

  正确的摸脉方法是,平躺安静5分钟后,伸开左臂或右臂,将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定位,先用中指按在高骨(桡骨茎突)部位的桡动脉定关,再以食指按在关前(远心端)定寸,然后用无名指在关后(近心端)定尺,三指应呈弓形斜按在同一水平线上,以指腹按触脉体。稍加寻找,就会找到清晰的脉搏。保持正常均匀呼吸,计数一分钟。#p#副标题#e#

  二、心肌梗死原因

  1、压力增大:中青年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人出门小汽车,进门乘电梯,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

  4、其他因素: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也会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塞。

  三、心肌梗塞先兆症状

  心肌梗塞病人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1、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痛发作;

  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或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

  4、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因此而加重;

  5、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

  6、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难或晕厥等。

  心肌梗塞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1周,少数病人甚至提前数周出现。约40%的病人发生于梗塞前1-2天。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病人首先严格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喷雾吸入。立刻与附近大医院联系,同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交通工具必须能平稳转运。病人应避免起床,情况相对稳定时以担架运送。运送途中可持续或间断使用硝酸甘油,吸氧,并应嚼服一片阿司匹林(150-300毫克)。#p#副标题#e#

  四、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

  1、疼痛

  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心肌梗死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有时在上腹部或剑突处,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或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大于30min,甚至长达10 余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少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无疼痛,而是以心功能不全、休克、猝死及心律失常等为首发症状。无疼痛症状也可见于以下情况:①伴有糖尿病的病人;②老年人;③手术麻醉恢复后发作急性心肌梗死者;④伴有脑血管病的病人;⑤脱水、酸中毒的病人。

  2、全身症状

  心肌梗死症状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于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 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1 周左右。

  3、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 周内,而以24h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尤其是室性过早搏动,若室性过早搏动频发(5 次/min 以上),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RonT)时,常预示即将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4、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p#副标题#e#

 

  五、晚上喝250毫升白开水有效防心梗

  据统计,脑血栓形成绝大部分是清晨起床时被发现的,猝发时间多在半夜。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等各种因素,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也较高。

  人在夜间因呼吸和出汗会耗散部分水分,加之老人常有起夜习惯,体液随之消耗也较多。夜间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小板凝聚力亢进,使原来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栓塞,老年人如果在夜间喝一杯白开水,有助于预防中风和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六、心肌梗死饮食注意事项

  1、食物细软、少食多餐

  由于心肌梗塞患者的泵血功能低下,导致胃肠粘膜功能减弱、瘀血,消化功能不良、食欲不振、消化液分泌减少。所以,平时要吃易消化、半流食的软食,同时,一日进餐4-5次,不易过多。否则会由于腹部胀满,腹腔器官血流相对增加,反射性地使冠状动脉血流相对减少,易诱发心律紊乱、加重心肌梗塞的程度、心力衰竭、心绞痛、严重还会引起猝死。

  2、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

  日常饮食应以玉米油、菜籽油、芝麻油、花生油、豆油等作烹调用油。上述植物油不含胆固醇、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应避免食用含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过多的动物脂肪、同时宜多吃豆制品。每日胆固醇的总摄人量应控制在300mg以下。

  3、限制食盐

  钠摄人过多,就能增加血管对各种升高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钠还有很强的吸收水分的作用,食盐过多,可使血容量增加,从而直接增加心脏负担。所以,心肌梗塞的患者每日食盐量不应超过4g。

  4、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临床资料表明,肥胖者患心肌梗塞的机率要大,因为脂肪过多环绕心脏,压迫心肌,导致心肌功能减弱,所以,要控制体重,限制总热量。在休息的情况下,每天供给热量以25-30千卡/kg体重为宜。

  5、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

  微量元素中的镁、碘对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重要作用,可减少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钙盐和胆固醇在血管壁内的沉积。维生素C具有防止出血、促进创面愈合、增强血管弹性。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水果和蔬菜,尤其是草莓、西红柿、新鲜大枣、猕猴桃等。海产食物中的海带、紫菜、海蜇、鱼、虾等含碘量较多,在日常饮食中可经常交替食用,镁在绿叶蔬菜中含量较多。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