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中医两种方式治疗痛经

2010-04-14 10:15 来源:99健康网

痛经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淤、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痛经中医饮食治疗:

  痛经病人适量饮点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作用。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饮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

  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豆类等。

  中医认为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因生冷食品会刺激子宫,使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如果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等。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的作用。此外,痛经者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p#副标题#e#

  痛经中医穴位治疗:

  主穴:三阴交、太冲

   1 肝郁湿热

  【诊断要点】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甚则痛及腰骶,或感腹内灼热;经行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有小血块,时乳、肋疼痛,小便短赤,带下黄稠;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中极、次髎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子宫、内分泌、交感、肾

  2 寒湿凝滞

  【诊断要点】经前或行经时小腹冷痛,重则连及腰背,得热痛减;伴经行量少,色暗有血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紧。

  【处方】中极、地机、归来

  3 肝郁气滞

  【诊断要点】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胀甚于痛,经中有瘀块,块下后疼痛减轻;月经量少,淋漓不畅,色黯,胸胁两乳作胀;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沉弦。

  【处方】曲泉、气海

   4 肝肾亏损

  【诊断要点】月经后小腹隐痛,按之痛减;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关元、肝俞、肾俞、照海、足三里

相关标签: 血淤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