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盘点引起乳腺癌的14个高危因素

2017-06-21 09:03 来源:99健康网

   乳腺癌正逐渐成为中国女性头号杀手

  根据《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我国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37.86/10万,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7.10%,我国25岁以上年龄段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在50岁达到高峰。预计到2021年,中国乳腺癌患者人数将高达250万,55岁以上女性中每1000人就可能有一位罹患乳腺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乳腺癌的发病率变得如此之高?

  盘点引起乳腺癌的14个高危因素

  一、肥胖:体重增加风险增大

  研究结果表明,与体重不变的女性相比,在18岁后体重增加了25kg的女性,其绝经后,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RR)为1.45,而且,随着体重增加,危险度还会增加;与体重不变的女性相比,绝经后体重增加10kg的女性,其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1.18,同样也存在随体重增加危险性增加的趋势。

  BMI的计算公式是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按照中国人的体质特征,BMI指数小于18.5为体重过轻,在18.5到23.9之间为正常,在24到27.9之间为超重,大于等于28的为肥胖。“为了避免乳腺癌风险,建议女性尽量将BIM控制在24以下。”

  二、家族遗传

  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三、初潮早、绝经晚:内源性激素作用时间长

  初潮早于12岁,绝经晚于55岁,患乳腺癌的风险都会相对增高。与其相关的绝经前、后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分别降低9%和4%。平均绝经年龄每延迟一年,乳腺癌发病风险约增高3%。究其原因,是因为初潮早、绝经晚意味着有较多月经周期,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可能与更长的暴露于内源性激素作用之下有关。

  四、未生育、初产年龄大:患癌风险高两倍多

  与经产者相比,未经产妇女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在增加。这种风险在40~45岁之后显而易见。根据《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柳叶刀肿瘤特刊中发布的调查数据发现:没生过孩子的女性比生过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高2.5倍,35岁以上怀第一胎的女性则比20多岁怀孕生孩子的女性要高2倍多。也就是说,正常年龄段怀孕生子会大大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五、口服避孕药: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风险增3倍

  关于避孕药与乳腺癌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报道乳腺癌发病风险与口服避孕药具有一定相关性,然而其他研究却认为乳腺癌发病风险与口服避孕药无关。为什么这么说呢?

  (1)首先,现在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十分罕见。很少有女性会服用50或80微克的雌激素。大多数女性之所以会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目的是为了治疗其他需要高剂量雌激素的疾病,例如突破性出血。

  (2)其次,一旦停用避孕药后,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回归正常水平。研究发现,只有在服用避孕药1年之内,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才会升高。

  (3)乳腺癌的发病率很低。40岁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为1.5%,50岁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为2.38%。

  (4)避孕药同样具有抗肿瘤作用。有研究报道,避孕药可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如果有子宫内膜癌家族病史,服用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大多数人来说,避孕药所带来的意义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致病风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孕药,有助于将风险降到最低。

  六、未哺乳、哺乳时间短:哺乳12个月乳腺癌风险降4%

  很多年轻妈妈为了保持身材,不愿意母乳喂养。然而,唐毅指出,早在1926年,就有提出未哺乳的乳腺更有可能癌变的观点;有研究表明,所有经产妇女每哺乳12个月,其乳腺癌发病风险总体降低4%。

  哺乳有两个主要生物学机制能引起保护性作用:一是哺乳可能导致乳腺上皮更进一步的分化终止——减少细胞恶变;二是延迟了妊娠后月经周期的恢复——减少内源性性激素对乳腺的刺激次数。“因此,女性终生哺乳时间最好在12个月以上。”

  七、流产过多

  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再次提醒:多次人流也容易导致宫颈癌。

  八、性生活质量差

  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女性的性压抑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

  九、抑郁情绪

  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十、不良生活习惯

  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而对粗粮、蔬菜却从不沾口;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还有些女子佩戴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乳房的作用。

  十一、既往乳腺疾病或手术史

  曾患一侧乳腺癌者,其对侧乳腺具有高危因素,尤其是病理诊断为小叶原位癌或多灶性癌者。病理证实为乳腺囊性增生病,尤其是含有活跃的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或乳头状瘤病结构或复杂性硬化性腺病者。多次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史,也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十二、电离辐射

  乳腺是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离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而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时的幸存者中,患乳腺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接受过胸部放疗的,长大后患乳腺癌的机会也增加。

  十三、激素

  乳腺癌与人体内分泌平衡失调有关系,在各种内分泌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雌激素、孕激素。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刺激乳房腺体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是造成乳癌的重要原因,常使用激素用品及妇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

  十四、接触化学药品

  加拿大科学家1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女性30多岁前若经常接触合成纤维和某些石油副产品,停经后患乳腺癌几率将增高至少两倍。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导致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是:年龄45~55岁、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不良情绪、接触放射线、接触化学药品、吸烟、饮酒、肥胖BIM≥24、初潮早、绝经晚、一直未生育、初次足月产年龄大、未哺乳或哺乳时间短、长期口服避孕药、乳腺癌家族史、一些乳腺良性病史等。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