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小儿推拿13大复式手法步骤 有这些神奇的作用

2024-04-12 10:37 来源:99健康网

  小儿推拿13大复式手法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儿童。孙重三流派的“十三大手法”是小儿推拿中的复式操作,这些手法涉及多个穴位和多种手法的联合运用,具有独特的治疗功效。

  以下是这十三种手法的简要介绍和操作要点:

  摇斗肘法:操作在手和肘关节处,通过特定手法摇动,有助于顺气通血,通经活络,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惊风等症状。

  打马过天河:从掌心向上至洪池的操作,可以退热,活经络通关节,适用于高热、惊厥、神昏等症状。

  黄蜂入洞:在两鼻孔进行操作,通过轻揉鼻孔,有助于发汗、通气,治疗感冒鼻塞流涕。

  水底捞明月:在小指及掌面、手心操作,性大凉,适用于治疗热吐、热泻、急惊风等,常用于虚热烦躁,发热。

  飞经走气:从曲池至小指的操作,可以行一身之气,清肺化痰,治疗咳嗽、胸闷、脱肛、腹痛等。

  按弦走搓摩:从两胁至肚角的操作,顺气化痰、除胸闷,适用于痰喘咳嗽、腹胀、呕吐、积滞等症状。

  二龙戏珠:在前臂正面操作,镇惊定搐,调和气血,主治急慢惊风、抽搐、腹泻等。

  苍龙摆尾:手指及肘部的操作,退热、开胸、通便,适用于腹痛、腹泻、便秘、积滞、呕吐等症状。

  猿猴摘果:在两耳尖及两耳垂操作,治疗惊风、惊吓、惊热、精神不振、寒泻等。

  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肚脐及七节骨的操作,止泻、止痢,治疗各种泄泻。

  赤凤点头:中指及肘部的操作,消肿胀、定喘息、通关顺气、补血宁心,主治热吐夹惊吐、腹痛、痢疾等。

  凤凰展翅:手背部的操作,救暴亡、定惊、舒喘胀、除噎,主治惊厥、昏迷、惊风、痰喘、咽痛等。

  按肩井:手指及肘部的操作,关闭津门以防汗出复感,适用于治疗结束后的收尾工作。

  小儿推拿13大复式手法详细步骤

  1.摇抖肘法

  部位:在手和肘关节

  操作:医者先以左手将、食、中三指托患儿之斗肘,再以右手拇、食指又入虎口,同时用中指按定天门穴,然后屈患儿之手上下摇之,摇20-30次。

  效用:顺气和血,通经活络。

  2. 打马过天河

  部位:自患儿掌心向上至洪池处

  操作:医者先以运内劳宫法运之,然后屈患儿四指向上,以左手握住,再以食、中二指顶端自内关、间使,循天河向上,一起一落打至洪池为一次,打至10-12次。另法以拇、中二指由内关起,循天河弹打至洪池。

  效用:退热、活络、通关节。

  3. 黄蜂入洞

  部位:在两鼻孔。

  操作:医者以左手扶患儿之头部,右手食、中二指轻人患儿鼻孔揉之,20-30次。

  效用:发汗、通气、祛风寒。

  4.水底捞月

  部位:在小指掌面至手心处。

  操作:医者先以左手持想儿四指,再以右手食、中指固定患儿之拇指,然后用拇指自患儿小指尖推至小天心处,再转入内劳宫为一遍,推30-50遍。

  效用:性凉寒,能退热。

  5. 飞经走气

  部位:自曲池至手指稍。

  操作:医者先用右手握住患儿左手四指,再用左手四指从曲池起按之、跳之,至总筋处数次,再以拇、中二指拿住患儿之阴池、阳池二穴不动,然后右手将患儿左手四指向上往外,一伸一屈,连续做20-50次。

  效用:行一身之气,清肺、化痰。

  6.按弦搓摩

  部位:从两胁至肚角。

  操作:令人抱患儿于怀中,较大的小儿,最好令其两手置头后或交叉搭在两肩上,医者以两手从患儿两胁自上向下搓摩至肚角处50-100次。

  效用: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

  7.二龙戏珠

  部位:在前臂之正面

  操作:医者以左手持患儿之手,使掌心向上,亲笔甚至,右手食、中二指患儿总筋处,以指头交互向前按之,直至曲油为一遍,按20-30遍。

  效用:镇惊定搐、调和气血。

  8.苍龙摆尾

  部位:在手及肘部

  操作:医者以左手托患儿之斗肘,右手握患儿食、中、无名、小指、左右摆摇如摆尾之状,摇20-30次。

  效用:退热、开胸、通便。

  9.猿猴摘果

  部位:在两耳尖及两耳垂。

  操作:医者以两手食、中二指夹住患儿两耳尖向上提10-20次。再捏两耳垂向下拉10-20次,如猴摘果之状。

  效用:定惊悸、除寒积。

  10.赤凤点头

  部位:在手中指及肘部。

  操作:医者用左手托患儿之斗肘,右手捏患儿中指上下摇之,如赤凤点头之状,摇20-30次。

  效用:消膨胀、定喘息,通关顺气、补血宁心。

  11.凤凰展翅

  部位:在手背部。

  操作:医者以两手食、中二指,固定患儿之腕部,同时以两拇指掐患儿之精灵、威灵二穴,并上下摇动如风凰展翅之状,摇20-50次。

  效用:救暴亡、舒喘胀、除噎、定惊。

  12.按肩井法

  部位:在手之食指、无名指及肩部。

  操作:医者以左手中指掐按患儿之肩井穴(肩上陷中,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再以右手拇、食、中三指紧拿患儿之食指和无名指,使患儿之上散伸直摇之,摇20-30次。

  效用:能通一身之气血,诸症推毕,均宜此法收之。

  13.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部位:在肚脐及第七胸下至尾闾骨端(即龟尾)。

  操作:先令患儿仰卧,医者一手揉脐,另一手揉龟尾,揉毕,再令患儿俯卧,自龟尾推至七节骨为补,反之为泻。

  效用:止泻、止痢(治赤白痢疾,必先泻后补,首先去大肠热毒,然后方可用补)治脱肛。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