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分析

2009-07-31 14:48 来源:99健康网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时机。方法报告并讨论7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早期诊断,并经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融合术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结果等。结果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起病隐匿,颈部痛觉轻微,以肢体运动和感觉异常及手臂症状最为常见,检查时可发现神经功能的改变;影像学检查的特征性变化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本组74例患者中,6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按我国40分评定法,30分以上者58例(85.3%)。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早期施行手术治疗是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重要因素。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缓慢,症状也比较隐匿。一旦发生不可逆的病理变化,手术效果很难令人满意。而在发病早期作出诊断,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现对我院经治的7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早期诊断,并经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融合术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结果等情况进行报告并讨论。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74例患者,男性55例,女性19例,年龄31岁~60岁。因轻微创伤发病17例;无明确诱因缓慢发病,症状逐渐加重39例;无明确诱因突然发病,并进行性加剧18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5天~1年,平均8个月。
  
  首发症状:
  
  (1)颈项疼痛伴眼部疲劳、上肢乏力、麻木25例;
  
  (2)颈项不适、乏力、疲劳和疼痛37例;
  
  (3)手握力差,持筷、握笔写字等动作困难22例;
  
  (4)下肢无力、易疲劳21例;
  #p#副标题#e#
  二、临床表现
  
  颈项不适、乏力及放射性疼痛,有时波及枕部、颞部,患者自觉颈部酸痛并有明显疲劳感,有时伴手臂麻木38例;手部无力、握力差,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好转31例,其中双侧者6例,单侧者25例;下肢无力、麻木,步态不协调但无明显不稳27例;胸腹部不适,有时出现束带感4例。
  
  临床检查:
  
  (1)运动功能:四肢肌力及运动功能基本正常者47例;手部握力减弱者14例;下肢肌力减退,肌张力正常36例。
  
  (2)感觉检查:躯干感觉减退并有束带感11例,四肢感觉无明显障碍。
  
  (3)腱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桡腕反射、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者65例,反射对称而不亢进者9例。
  
  髌阵挛阳性37例;踝阵挛阳性26例;Hoffmann征阳性47例,阴性27例;动态Hoffmann征:先让患者正常头颈位作Hoffmann检查,如不出现此征则可让患者头颈后伸持续30秒后再作检查,本组阳性者18例;Lhermitte征:令患者反复作伸屈动作,如出现四肢或躯干电击样感觉为阳性,本组阳性者11例。
  #p#副标题#e#
  三、影像学表现
  
  1.放射学表现:
  
  (1)颈椎生理弯曲减小或消失者63例,其中11例颈椎呈反曲状;
  
  (2)颈椎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高度减低者66例;
  
  (3)椎体后缘唇样增生者72例,其中66例为双唇样骨赘,6例骨赘连接形成桥状;
  
  (4)椎弓过短,椎管矢状径减小。Pavlov比值[1]小于0.75者37例,病变节段椎管中部矢状径绝对值均小于11mm,最小为6mm。
  
  2.MRI检查:
  
  (1)椎间盘变性突出合并椎间隙狭窄及骨赘形成压迫硬膜囊及脊髓者68例;
  
  (2)椎间盘变性、突出不明显,椎间隙狭窄者6例。
  
  (3)脊髓受压节段,脊髓变细者21例,脊髓信号局限性增高者18例。
  
  3.CT检查:共检查44例。椎体后缘增生及骨赘形成为基本影像,其中合并椎间盘变性、突出者41例,3例未见异常。骨赘及突出的椎间盘居中者25例,居旁者16例,其余3例属正常范围。
  

相关标签: 颈椎病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