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广告

小儿便秘怎么办 了解原因做好预防

2019-05-07 19:26阅读数 : 1446
马保海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便秘是指大肠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造成大便干燥硬结,排泄困难。小儿便秘怎么办?找到小儿便秘原因,然后根据原因进行调理,这样可有效防治小儿便秘,同时家长还要有耐心。

  小儿便秘可能的几个原因

  1、饮食因素。

  婴儿饮食太少,饮食中糖量不足,均可以造成消化后残渣少,大便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使大便呈碱性、干燥,次数减少。食物中含钙多也会引起便秘,如牛奶含钙比人奶多,因而牛乳喂养比母乳喂养发生便秘的机会多。蔬菜中的纤维可以剌激肠蠕动,促使排便。有些小儿不喜欢吃蔬菜,也是造成便秘的一个主要原因。

  2、习惯因素。

  由于生活没有规律或缺乏定时排便的训练,或个别小儿因突然环境改变,均可出现便秘。

  3、心理性便秘。

  小儿如果有一二次大便干结,拉不出来,吃了苦头,或者已经发生肛裂,往往会惧怕疼痛而把粪憋回去;未排出来的粪便因为水分的吸收会变得更干、更难排出来,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4、疾病。

  佝偻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腹肌张力差,或肠蠕动减弱,便秘比较多见。肛裂;肛门周围炎症,大便时肛门口疼痛,小儿因怕痛而不解大便,导致便秘。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生后不久便有便秘、腹胀和呕吐。腹腔肿瘤压近肠腔时大便不能顺利通过,也可引起便秘。

  小儿便秘怎么办?下列几个措施防治小儿便秘

  1、饮食调整。

  便秘的小儿大部分属于第一种情况,调整膳食后多数便秘得以缓解。牛乳喂养的婴儿便秘时,可将牛奶中的糖量增加到8%,并增加水果汁,较大婴儿可添加蜂蜜。幼儿便秘应减少蛋白质类饮食,增加谷类食物,长增加蔬菜、水果等含渣食物。

  2、多喝水。

  最安全有效,也是最必须的就是多喝水!婴儿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约为每顿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个月后50—60毫升;3个月时60—75毫升;4个月时70—80毫升;6个月时80—100毫升;8—12个月时100—120毫升。夏天应适当增加水量。感冒、发烧及呕吐或腹泻脱水时更应频繁饮水。记住,白开水就是白开水,水果和果汁不能代替水。

  3、按摩腹部。

  按摩腹部也有良好的效果,即让小儿仰睡,按摩者右手四指并拢,置于小儿脐部中央,按顺时针方向作环行按摩300次,每日早晚各一次,此举不但能使大便通畅,且能增加小儿的食欲。同时,每日多饮水对便秘也有好处。

  4、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三个月以上的婴儿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幼儿可在清晨或进食后时坐便盆,并应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养成孩子每天解一次大便的习惯也很重要,每天定时让宝宝排便,或是在宝宝挣大便时妈妈以提便的方式帮助宝宝排便。

  5、适当使用药物。

  适当使用开塞露和缓泻药不能常用开塞露、肥皂头通便,因为一旦养成习惯,正常的“排便反射”消失,便秘更难纠正了。千万不要经常服缓泻药,因为小儿消化功能不完善,用泻药后可能导致腹泻。

  小儿便秘护理

  (1)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2)保证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和充足的水分摄入。

  (3)进行适当的运动。

  (4)提供隐蔽环境。

  (5)协助病人采取最佳的排便姿势,以合理地利用重力和腹内压。

  (6)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顺结肠走行方向作环行按摩,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

  (7)指导或协助病人正确使用简易通便法,如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等。

  (8)指导病人正确使用缓泻剂,但应告之病人长期使用缓泻剂的危害,即会使肠道失去自行排便的功能,甚至造成病人对药物生理、心理上的依赖。

  (9)必要时予以灌肠。

  小儿便秘症状

  1、粪便干结

  患儿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坚硬,有排便困难和肛门疼痛。有时粪便擦伤肠黏膜或肛门引起出血,而大便表面可带有少量血或黏液。

  因粪便停留于肠道内过久还可反射性地引起全身症状,如精神食欲不振、乏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

  长期摄食不足,可发生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若粪便在直肠停留过久可使局部发生炎症,有下坠感。有时便秘患儿常有便意却不能排净,使便次增多。严重便秘,大便在局部嵌塞,可在干粪的周围不自觉地流出肠分泌液,酷似大便失禁。便秘是引起肠绞痛的常见原因。

  2、腹胀、腹痛

  自觉腹胀及下腹部隐痛、肠鸣及排气多。偶见严重便秘患儿常突然腹痛,开始排出硬便,继之有恶臭稀粪排出,中医称之为“热结旁流”。

  3、直肠垂脱

  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或直肠脱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