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刮痧一定要刮出痧吗 原则是不要受伤

2018-05-21 09:35 来源:99健康网

  刮痧一定要刮出痧吗

  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注意着重要沿循经络、反应点、穴位去刮痧,但不一定要把整个后背部或全身都刮出痧。

  刮痧并不是出痧越多越好,不出痧也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一般情况下,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了。体内湿气重的人,容易出痧,所以老百姓一看到出痧就说是排湿毒、排湿气,其实这只是一部分。根据不同病症,所出的痧是有差别的。临床上也常常根据出痧的部位及颜色,倒推过来判断疾病的病位及病性。比如,脾腧穴、胃俞穴上刮出黑色痧,加上病人长期腹泻、怕冷,一般是脾胃虚寒;如果刮出浅红色痧,加上病人经常口舌生疮、便秘等,一般是胃火旺盛。

  刮痧原则是不要受伤

  在疾病诊断基础上,按照中医理论和诊疗规范等实施的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项目被认定为医疗行为。当然,由于刮痧技术性不强,普通老百姓容易掌握,因此一直以来有很多人会自己在家里进行刮痧。刮痧有个原则,根据每个人皮肤的耐受度,以不刮伤为宜。

  刮痧注意事项:

  1. 刮痧应在饭后半小时以后进行,局部刮痧一般10-20分钟,全身刮痧宜20-30分钟。第一次治疗刮痧完毕,出痧部位应待痧消退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治疗。

  2. 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3. 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4. 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刮痧并非越痛越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可能造成身体损伤。

  哪些部位不能刮痧

  1、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2、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3、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4、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5、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因为这类患者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6、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7、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8、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9、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