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揭秘:为何刘德华与朱丽倩要做人工受孕

2009-09-16 14:15 来源:99健康网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试管婴儿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试管婴儿是什么。1988年3月,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孩子的哭声和记者相机的快门声响成一片。她的出生也因此被赋予了符号意义--"神州第一个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技术是一种辅助生育技术,是伴随体外授精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1978年7月,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于英国剑桥。"试管婴儿"的诞生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轰动,甚至被称为人类生殖技术的一大创举,这一技术也为治疗不孕不育症开辟了新的途径。"试管婴儿"是让精子和卵子在试管中结合而成为受精卵,然后再把它送回女方的子宫里(胚卵移植术),让其在子宫腔里发育成熟,与正常受孕妇女一样,怀孕到足月,正常分娩出婴儿。

    然而,试管婴儿在中国的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医学界把试管婴儿这个概念提出来的时候,就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做试管婴儿倒不如做试管奶牛,还有牛奶喝"。的确,当时牛奶还属于紧缺食品,只能供给小孩儿和老人。如果把试管奶牛搞出来,可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在那时看来,相对于牛奶紧缺而言,一个不孕不育家庭没有孩子的苦恼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有些人还提出,搞试管婴儿与计划生育政策背道而驰。但实际上,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的是"少生优生,只生一个好",并不是鼓励人们不要孩子。而研究试管婴儿,就是为了解决那些不孕不育家庭想要一个孩子的问题。

    人们反对试管婴儿,是一种认识上的偏见。有些人甚至简单地根据字面意思猜测,认为试管婴儿就是在试管里生长的孩子,和怀胎十月的孩子不是一个级别,进而对试管婴儿产生一种天然的歧视。而在一些老人的观念中,传宗接代的过程岂能有人工手段介入?他们本能地就会对试管婴儿有所抵触。虽然当时人们的心理接受程度不一,分歧较大,但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还是坚持着对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这也给医学技术的研发提供了资金保障。而医学技术发达,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才有保障。虽然不孕不育的家庭在中国所占比例很小,但他们的幸福也同样不能忽视。因为只有为人父母,才会明白一个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而言,研究试管婴儿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口已经达到10亿。家庭是社会的主要元素,家庭的幸福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维护家庭的稳定与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不孕不育家庭也是社会所有家庭中的一部分,他们想要孩子的远望无法实现,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双方往往会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担心自己会受到别人的歧视。而这种压力又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生活,也影响着夫妻的感情和家庭的稳定。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无疑带给了他们希望,有助于解决他们的心理负担。

    时光飞逝,20年过去了,当年第一个试管婴儿已经长大成人,而人们对待试管婴儿的态度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如今,试管婴儿已经成为更多不孕不育家庭的选择,试管婴儿已不再被特殊看待。以试管婴儿为代表的人类辅助生育技术,给为数众多的不孕不育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在一些欧洲国家,试管婴儿在全部新生儿中所占的比例甚至已经达到了1%到3%。在我国,20年来,试管婴儿已经超过1万。如今回过头来看,1988年国内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正是我国生殖医学和辅助生育技术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标志,在我国生殖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据台湾媒体报道,刘德华(华仔)上月29日以《迟来的坦白》招认他与朱丽倩为合法进行人工受孕而结婚,他昨日(9月4日)透过律师重申膝下并无任何子女;然而香港《快周刊》昨报道指他去年6月23日在美国赌城完成注册后,已开始接受试管婴儿的人工受孕,如今已秘密受孕成功,华仔明年正式当爸爸。由于人工受孕怀多胞胎的机率很大,华仔有望一举得龙凤胎、凑一个“好”字。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