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秋季便秘吃什么好 推荐7种排毒蔬菜

2017-10-09 09:37 来源:99健康网

  便秘是由于人体内缺少纤维素和大量水分,致使胃肠蠕动失常,肠道中代谢物、细菌等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中医认为土豆能健脾和胃、通利大便,西医营养学家也指出,在所有蔬菜当中,富含膳食纤维最多的是根茎类的蔬菜,比如土豆、红薯、莲藕、竹笋等。每100克芹菜里,含膳食纤维是1.4克,而每100克土豆里所含的膳食纤维是6克,因此,如果要选择治疗便秘的蔬菜,首选应该是土豆这样的根茎类蔬菜。

  竹笋:竹笋中所含的粗纤维在蔬菜中算是很高的,能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并帮助其排除,减少粪便停留在肠道的时间。且因其长在地面下,较无农药残留的问题,是十分健康的食物。

  西葫芦:又称美洲南瓜。西洋南瓜。也称其搅瓜。每100克西葫芦中约含水份94克以上,它是低热量食物,维生素A的含量较多,其余的维生素类和矿物质类与笋瓜相近,含钾。镁的比例较高。其品质比笋瓜要好。还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这些物质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水解,但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有时我母亲生吃西葫芦,效果比熟食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它做菜汤吃通便。

  豆芽:主要是指黄豆芽、绿豆芽,虽源于黄豆,绿豆但营养却更胜它们一筹。除了较多的纤维素外,豆子在发芽过程中,植物凝血酸很快消失。由于酶的作用促使植酸降解,更多的磷,锌等矿物质被释放出来,被人体利用。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是低热低脂食品,价廉物美。滋阴通便利尿。所含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常吃豆芽可防治肠癌、口腔炎,提高大脑功能等作用。豆芽做汤,不要煮的太烂,熟了即可。

  牛蒡:牛蒡是所有根茎类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最多的。其中菊糖是一种特殊的寡糖,不会被人体吸收,但却是肠道中益生菌的最佳食物,能增加肠道益生菌的量,即可刺激肠道蠕动,调整肠道功能。

  丝瓜:有降火气、清热利肠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纤维质及黏质液,是解除便秘与消暑的优良蔬菜。

  地瓜:含丰富的抗氧化营养素-s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纤维质。洗净后连皮蒸熟或是烤过食用是最近普遍被推广的吃法,其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预防便秘,使肠道保持畅通。

  萝卜:又名莱菔,分白皮、青皮、红皮等不同品种,既可生吃,又可熟食,其VC含量为梨的10倍含酶类与VC共同作用,及含有干扰素诱生剂,具抗病毒、抗癌作用,吃生萝卜萝卜性味辛、甘、凉,有消除积滞、化痰解热、解毒等功效,对气管炎和咳嗽有疗效,所含木制素和辛辣味物质有防癌作用,且富含维生素C。萝卜能通便、抗菌,防胆结石的形成,降胆固醇,可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生吃萝卜通便,吃半斤左右。

  便秘食谱:

  1、菠菜猪红汤

  原料:猪血250g,菠菜500g。

  制作:猪血切成块状,新鲜菠菜洗净切成段,加水适量煮汤,调味服用,每日或隔日1次,连服2 ̄3次。

  功效:滋肾补肺,润肠通便。

  2、冰糖炖香蕉

  原料:香蕉1只,冰糖20g,

  制作:香蕉去皮加冰糖,隔水炖服,每日1 ̄2次,连服数日。

  功效:滋阴养血,润燥滑肠。

  3、桑椹瘦肉汤

  原料:桑椹20g,瘦肉250g,柚皮100g,片糖1块。

  制作:将柚皮去外皮留肉,晒干后留用,瘦肉和桑椹分别洗净,用4碗水,原料一起放入煲内,约煮3小时加片糖,再煮片刻便可。

  功效:清热凉血,润燥滑肠。

  4、玉米须横(月利)汤

  原料:猪横月利、玉米须50g,芡实50g。

  制作:将猪横利去油膜,切数片,同药物加水5碗熬至1碗服之。若有糖尿病全身衰弱者加白术100g,黄芪100g(加多两碗水)。每日或隔日服一次。

  功效:通便利尿,兼治糖尿病。

  5、牛血桃仁汤

  原料:牛血20g,桃仁10g,生姜2片,油盐酌量。

  制作:将凝固的牛血和桃仁浸洗过,牛血切成小方块。用清水与原料一起煲,约煮1小时,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破瘀行血,治疗血燥便秘。

  6、海参鲍鱼汤

  原料:鲍鱼50g,海参100g,杞子25g,牛膝50g,油盐酌量。

  制作:将鲍鱼切成片状,同海参一起用清水浸发。再同杞子、牛膝一同放入炖盅内,炖煮4小时左右,调味即成。

  功效:补虚壮阳,通便利尿。

  7、金银花蒲公英汤

  原料:金银花25g,蒲公英50g,木通25g,白菊花15g。

  制作:以上各用料,加清水,用瓦煲,40分钟至1小时便可,饮用时加片糖,可代茶饮用。

  功效:除湿祛热,润肠开胃。

  8、荠菜瘦肉汤

  原料:荠菜150g,蜜枣6粒,瘦肉150g,油盐酌量。

  制作:将原料洗净,蜜枣去核,瘦肉切成小块,放清水至煲内,同原料一起煮,待瘦肉煮烂后,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消肿解毒,止血利水。(参考网站:39健康网)

相关标签: 减肥 排毒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