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佛山市29个基层医疗机构薪酬增加 与教师看齐

2011-10-21 15:03 来源:99健康网

  昨日,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佛山四区基层医疗机构年人均绩效工资保障水平提升为7—9万元,其中,禅城区7.8万元,南海区7万元,高明区8万元,三水区9万元。

  据了解,以前,因为基层医疗职工收入偏低,很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留不住人才,市民“被迫”到大医院就诊,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区基层人均绩效工资7—9万元

  目前,佛山市有29个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其中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现已全部设置为公益一类卫生事业单位。

  “我们按照相关文件标准,按当地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含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核定各区基层医疗职工人员绩效工资总体水平。通过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全面落实绩效工资,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佛山市卫生局局长戚耀方表示。

  此外,根据佛山市各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的差异,全市采取三种模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平稳实施。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增加3.99%,次均费用下降8.66%,住院平均费用下降3.84%。

  “院办院管”经验全省最理想

  “省内目前有多个城市的医疗单位采用“院办院管”管理模式,从调研结果来看,各地存在着不少棘手问题,是该模式开展得最为理想的城市,拟全省推广经验。”前日,省医改督导调研组肯定了佛山基层卫生机构改革成果。

  据了解,省医改督导调研组对高明区7个医疗单位采取区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行调研:该区区人民医院管理镇(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整合了区域资源,弥补现有社区卫生服务在机构、技术和人力上的不足,使居民在社区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专家和技术服务。

  省医改督导调研组调研后指出,佛山的做法在管理规范,财政补偿有保障,既贯彻落实了省的医改要求,又保留了地方特色,尤其佛山的管理模式、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等改革均走在全省前头,省内其它地区可借鉴和推广。

  各区财政要承担补贴

  根据佛山市政府规划,今后基层医疗机构要逐步建立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确保财政资金能专款专用,尤其是采取“院办院管”管理模式,基层医院就要财务核算、基本药物采购等方面与主管医院完全分离。这就意味着,基层医疗机构今后开销有很大一部份由政府买单,即政府要提供财政补助。

  “现在四区提交的方案,还指出要把补贴任务大部分交给镇街,这可能使部分底子较差的镇街财政无力支付,影响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希望各区在今年第四季度财政保障工作中,注重基层兑现存在的难题。”在前日1—3季度全市经济分析会上,佛山市副市长王玲就指出,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将给财政补贴带来压力,但在四区送交的财政补贴计划中,都把重担都压在了镇街,区财政仅作后备,部分区甚至没有上报区财政补贴标准。

  链接:南海“改编”基层医疗机构

  由政府购买编制

  据记者了解,此次佛山市政府根据实情,全市采取三种模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其中,南海区由政府买编制的创新性做法备受关注。

  目前南海区8个镇(街道)设立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西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维持现状,为镇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外,其他各镇(街道)都在相关综合性医院加挂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政府举办,医院管理,实行定岗定编不定人,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

  明年起市直医院免费为基层医院培训人员携手开展器官移植跨区域合作

  记者昨日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悉,根据市卫生局要求和医院实情,该院作为佛山医疗技术中心,明年起将为全市五区的12家1-2级医院,免费培训进修专业人员,其中将联合各家携手开展器官移植跨区域合作。

  “我们与全市五区12家1-2级医院院长、医务科长召开了区域合作会议。”市一医章成国副院长表示,医院首先一是免费提供进修,从明年起,每年为佛山市每所1-2级医院提供2-3名免费临床进修学习人的人员名额(不含内镜培训中心、口腔门诊);同时明年起对这些医院进行技术帮扶:全市1、2级医院可按要求派医生来市一医临床科室,参加科室主任查房,同时佛山医疗技术中心派专家下去指导查房。

  据了解,市一医作为全市唯一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已成功开展佛山首例公民器官捐献,并成功开展器官移植手术。“为充分合理地调动全市资源,服务患者,将与全市1、2级医院开展区域医疗合作,尤其是1级医院这样的基层医疗机构。”章成国介绍说,这些医院对已无法抢救成功的脑死亡患者,在患者生前有捐献器官意愿并经可与红十字会和市一医取得联系,向家属告知脑死亡、心脏死亡者器官捐献途径与制度。

  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标签: 薪酬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