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如何防治药物引起的营养不良?

2011-11-17 23:09 来源:99健康网

如何防治药物引起的营养不良?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会引起营养不良。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应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常有两种典型症状。

    消瘦型(marasmus),由于热能严重不足引起,小儿矮小、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皮肤推动弹性,头发干燥易脱落、体弱乏力、萎靡不振。

    另一种为浮肿型(kwashiorkor)由严重蛋白质缺乏引起,周身水肿,眼睑和身体低垂部水肿,皮肤干燥萎缩,角化脱屑,或有色素沉着,头发脆弱易断和脱落,指甲脆弱有横沟,无食欲,肝大、常有腹泻和水样便。也有混合型,介于两者之间。并都可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的表现。

    许多药物可抑制营养物质的摄取。如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利他林、苯丙胺,可使儿童食欲不振而致营养摄入不足。抗肿瘤药氮芥类、亚硝脲类可引起患者严重的恶心、呕吐、厌食等不良反应。

    有些药物,如酚酞、石蜡油等泻剂,可使肠蠕动增强,肠内食物排空加快,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尤其是对脂溶性物质如脂肪和维生类A、D、K等的吸收。消胆胺也会妨碍此类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些药物干扰体内营养物质的生物合成和利用而引起营养不良。如长期服用碘胺药、四环素、氯霉素的患者,可因肠道内正常菌群受抑制,影响维生素K的生物合成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蛋白质合成下降,促使蛋白质转变成糖元,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药物还可影响营养在人体内的贮存。如四环素、阿司匹林及巴比妥类药物可增加维生素C在尿中的排泄。硼酸可把血浆中的维生素B置换出来,并增加其排泄量。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癫酮等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

    防治药物引起的营养不良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首先,应合理地选用药物,尽可能地避免长期、大剂量地单独使用这类药物。其次,用药后出现与原发疾病无关、与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无关的营养缺乏症状时,应考虑停药,或改用其它药物。必要时可用小剂量皮质激素增进食欲,补充营养液、能量合剂等,以控制或纠正药物所致的营养不良。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