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荷兰研究“人造肉饼”谋求肉类生产新方法

2011-11-19 10:41 来源:99健康网

  “人造肉饼”由手工打造

  价格不菲 约合人民币218万元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生物学教授马克·波斯特说,全球第一个人造肉饼有望于明年8月或9月问世。不过,这个肉饼只为证明“人造肉”这一概念可行,不意味着大规模生产人造肉条件成熟。

  波斯特解释,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首个人造肉饼的造价高达2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18万元)。

  人造肉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研究人员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喂养”干细胞,让它不断“长大”。当前,波斯特已经造出多条“肉条”,每条长约2.5厘米,宽不到1厘米,薄得近乎透明。他说,把大约3000条这样的肉条堆在一起,就可以制作全球第一个人造肉饼。

  他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说:“这第一个人造肉饼由经过良好培训的高技术人才在实验室中制作,由手工打造,耗费大量时间和劳动力,所以价格不菲。”

  “人造肉饼”不够美味

  吃起来不像真肉更像扇贝

  波斯特说,他没有尝过人造肉,但从其他人的反馈来看,这种肉不够美味。不久前,一名俄罗斯电视台记者到他的实验室采访,亲口尝了一条人造肉。这名记者坦言,肉条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波斯特说:“它还不够美味。这并非一件小事,我得继续努力。”

  人造肉没有血管,看起来不像真肉那样呈现鲜红色,更像扇贝。波斯特说,他会给人造肉加上适量脂肪以及人造血管,让它变得颜色更鲜艳,无论从外形还是口感上都与真肉更接近。

  波斯特希望有一天,研究人员能让人造肉变得更健康,比如添加更多不饱和脂肪以及各种营养素。“我的想法是,既然我们能在实验室中制造出肉,就能让它有多种变化,最终变成更健康的肉,”他说。#p#副标题#e#

  谋求肉类生产新方法

  瑞典林科平斯大学生物伦理学专家斯特兰·韦林是人造肉的忠实拥趸。他说,为增加利润,不少家畜养殖场给牲畜大量喂食生长激素和抗生素,这给消费者健康带来隐患。

  另外,常规肉类生产效率低下。牲畜每吃掉100公斤植物蛋白,才能长出15公斤肉。这些意味着,要想养活地球上不断增长的人口,人类必须找到肉类生产的新方法。“当然,你可以少吃肉,甚至改吃素,”韦林说,“但这并非大趋势。有了人造肉,人们就可以既吃肉,又不会造成太大损害。”

  “当前的肉类生产不可持续,”波斯特说,“无论是从社会生态学角度还是从量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现在,我们必须找到答案。”

  制作原理:从动物的肌肉细胞里提取干细胞并分裂复制

  研制人造肉的方法是从牛的肌肉细胞里提取干细胞,然后把它放进富含营养液的“汤”里,帮助这些细胞分裂,复制出想要的数目。“如果我们从一头牛身上取下来1个干细胞,然后在工厂里把它培养成100万个细胞,我们就能少杀很多牛。”马克·波斯特说。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动物身体里的肌肉干细胞可发育分化成肌细胞,后者可互相融合成为多核的肌纤维,形成骨骼肌最基本的结构。现在在培养皿中增殖肌肉干细胞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马克·波斯特声称,牛的成体干细胞分裂能力很强,如果条件合适,营养充足,10头牛的成体干细胞能在2个月内产生出5万吨牛肉。

  争议:“人造肉”有没有必要?

  目前,除了荷兰外,美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也在进行人造肉研究,引发了科学家、政治家和普通民众的热议。

  大家首先质疑的是有没有必要进行人造肉的研究。相关研究人员表示,人造肉是一种未雨绸缪的研究,因为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到2050年全球人口可能达到90亿,肉食消费需求量将会翻倍。而未来的养殖规模显然无法满足所有人都要吃肉的要求。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造肉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因为人造肉将比传统畜牧业减少35%到60%的能耗、少占用98%的土地和少产生80%以上的温室气体。

  还有人质疑人造肉的口感和健康性。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已经出现的一些人造肉的确口感较差,不过这只是实验初期,相信随着实验条件的不断改进,人造肉将达到天然动物肉类的风味,甚至可能有所超越。由于人造肉在工厂卫生条件严格的车间里生产,吃人造肉至少不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一些人认为日本研究人员的“粪便肉”超越了人们的心理底线。不过研究人员认为,不少蔬菜也是粪便浇灌出来,人们并不会因此恶心呕吐。另外,也有人质疑人造肉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可能会有生产商用濒危动物的细胞培育人造肉,这可能会进一步危及濒危动物的生存。研究人员表示,一旦人造肉技术成熟并可上市,政府必然会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制约相关的生产和销售。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