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

2009-09-29 14:41 来源:99健康网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 

  目前,国内外多个《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将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终点定义为持续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和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目前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包括两类,即核苷(酸)类似物与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
  
  上市前的Ⅲ期临床试验及上市后临床实践均显示,替比夫定具有较高的HBeAg血清转换率和强效、快速抑制HBV的作用。GLOBE研究(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的头对头研究)已证明,对于指南推荐的治疗人群[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正常上限(ULN)],替比夫定的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36%对27%,P<0.05)。对于HBeAg阳性患者,替比夫定自治疗12周开始,其抑制HBV作用即显著强于拉米夫定组(P=0.0154)。
  
  恩替卡韦也具有快速、强效抑制HBV作用。恩替卡韦022研究表明,HBeAg阳性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52周,HBV DNA平均下降6.9 log10 copies/ml,显著优于拉米夫定治疗组(P<0.001)。迄今为止,尚无直接比较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的临床研究,这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兴趣。
  
  基于此,由东金山(Dong Jin Suh)教授牵头,在韩国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头对头的2407研究,应用病毒动力学模型,比较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用药早期HBV DNA抑制程度及病毒动力学特征。#p#副标题#e#
  
  评估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治疗12周时血清 HBV DNA 与基线值比较的平均下降值。
  
  次要疗效指标: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后的病毒动力学指标。
  
  结果
  
  1. 患者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基本相同,其中替比夫定组男性患者比例略高于恩替卡韦组(78.3% 对57.1%)。所有患者均完成12周治疗。
  
  2. 两组治疗后HBV DNA下降水平比较:经12周治疗,两组患者HBV DNA下降水平相当(图1),经过12周治疗,替比夫定组与恩替卡韦组HBV DNA下降水平分别为(6.6±1.6)log10 copies/ml和(6.5±1.5)log10 copies/ml。
  
  3.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毒动力学比较:采用上述HBV DNA双相数学模型,计算两组患者的病毒清除率、感染细胞的消亡率与抑制病毒复制的效率。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游离病毒半衰期和感染细胞半衰期,亦无显著性差异(图2、3)。
  
  4. 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对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两组没有可疑的严重不良事件(SAE)报告。不良事件(AE)报告显示,恩替卡韦组(13例,61.9%)多于替比夫定组(9例,39.1%)。两组患者中均无周围神经病变报告。在恩替卡韦组,有3例肌酸激酶(CK)升高病例报告,替比夫定组仅1例。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