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肝炎干扰素的优缺点

2009-11-12 16:40 来源:99健康网

肝炎干扰素的优缺点

  1957年,英国病毒生物学家Alick Isaacs和瑞士研究人员Jean Lindenmann,在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干扰现象时了解到,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后者作用于其他细胞,干扰病毒的复制,故将其命名为干扰素。

  1966-1971年,Friedman发现了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引起了人们对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关注,而后,干扰素的免疫调控及抗病毒作用、抗增殖作用以及抗肿瘤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水平感染的时间少于两年者,用干扰素制剂 hbsag、hbeag及hbv一dna的消失比较容易;患者肝脏活检病理改变轻者,没有或稍有肝脏纤维化者的效果较好;青壮年的疗效优于老年人。还有较多资料表明,对慢性肝炎早期采用干扰素制剂治疗半年以上,并取得临床效果者,有利于防止肝脏纤维化,并能阻断向肝硬化发展。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应用干扰紊治疗可以防止急性丙型肝炎向慢性发展。用干扰素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丙型肝炎病毒可被抑制,发病过程可中断,有利于丙肝的恢复。

  丁型肝炎:干扰素一a每次300万单位,每周3次,共12周,可使66%的患者血清中丁肝病毒rna消失,同时使血清转氨酶下降。早期治疗每次900万单位,每周3次,有效率可达70%,使2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损害减轻。但一旦中断治疗疾病呈复发倾向,病毒可再度复制。因此,为控制丁型肝炎的加重和进行性慢性病变,可能需要长期持久地应用干扰素一a治疗。但对治疗2~3个月后生化上仍无反应的患者,必须立即停用,采用中西药综合治疗为宜。

  庚型肝炎:对于治疗庚型肝炎,正在研究中,但有人报道干扰素治疗慢性庚肝与乙肝或丙肝病毒合并存在的病例有一定效果。#p#副标题#e#

  干扰素适应症

  干扰素是病毒侵入细胞后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由于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水痘、肝炎、狂犬病等病毒引起的感染,因此它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此外,干扰素对治疗乳腺癌、骨髓癌、淋巴癌等癌症和某些白血病也有一定疗效。

  干扰素有哪些不良反应?

  1、 发热:治疗第一针常出现高热现象。以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2、感冒样综合征:多在注射后2~4个小时出现。有发热、寒战、乏力、肝区痛、背痛和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食欲不振、腹泻及呕吐。治疗2~3次后逐渐减轻。对感冒样综合征可于注射后2小时,给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剂,对症处理,不必停药;或将注射时间安排在晚上。

  3、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及血小板持续下降,要严密观察血象变化。当白细胞计数<3.0×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或血小板计数<40×10^9/L时,需停药,并严密观察,对症治疗,注意出血倾向。血象恢复后可重新恢复治疗。但需密切观察。

  4、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焦虑、抑郁、兴奋、易怒、精神病。出现抑郁及精神病症状应停药。

  5、少见的副反应有:如癫痫、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肺炎和心律失常等。出现这些疾病和症状时,应停药观察。

  6、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样综合征、血管炎综合征和Ⅰ型糖尿病等,停药可减轻。

相关标签: 干扰素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