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杜丽群 艾滋病医疗护理护士

2013-05-08 10:14 来源:新华网

“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杜丽群 艾滋病医疗护理护士

   这是一个平凡的岗位:护士。

  这更是一份高风险的工作:艾滋病医疗护理。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片生命的禁区,时刻充满生命危险的战场。

  当人们对艾滋病心存恐惧、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杜丽群主动请缨承担艾滋病科护理工作的重任,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在艾滋病临床护理第一线工作了整整8年。

  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杜丽群用大爱,坚守在抗艾第一线,在生命禁区撑起了一片蓝天。

  她勇闯禁区为生命站岗

  杜丽群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每次见到杜丽群,都有一种邻家大姐般的亲切感。但就是这位看似普通的大姐,却在8年前作出了一个勇敢的选择。

  2002年,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收治传染病的专科医院,筹备成立艾滋病科,号召全院的医护人员自愿报名承担新科室的医护工作。

  “刚提出筹建艾滋病科时,医院不管医生还是护士,都没人敢接这个‘烫手山芋’。”四医院党委书记兰江回忆,当时消息一出,响应者寥寥。那个年代,人们对艾滋病仍怀着恐惧心理,而且护士每天都要为病人抽血、扎针,职业暴露的风险更是其他科室数倍之高。

  这时候,杜丽群主动向医院提出愿意带队从事艾滋病护理。原因很简单,“自己是党员,就应该头一个站出来”。有人问她:“你到底图什么?”杜丽群淡淡地说:“如果谁都不去,医院还怎么开科?”

  于是,杜丽群开始订阅艾滋病护理杂志,上网了解更多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并多次到省外开设有艾滋病专科的医院进修学习,掌握艾滋病的护理技术。 

  2005年6月,医院艾滋病专科正式成立。在杜丽群的感召之下,先后有10名护士来到这个新组建的科室,同她并肩作战。科室成立后,杜丽群全身心地投入到艾滋病科室的建设当中。她参与病区的区域划分、物品准备、人员培训、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制订护理常规、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在她的带领下,艾滋病科室工作管理机制日臻完善,步入正规化渠道。

  她用爱为患者守护一份尊严

  “小兰,你先下来好不好?”“你的病还有希望”……

  2011年12月的一天晚上,一名女患者爬上天台想要轻生,护士们苦口婆心地把她劝了下来。但跪地痛哭、一心求死的女子让护士感到既揪心又担心。这位名叫小兰的女子年仅30岁,由于疾病发作,身心饱受煎熬。

  当时,杜丽群刚刚下班回到家,接到电话后她立马又赶回了病房。杜丽群搀起小兰,边轻轻地帮她按摩,边跟她说:“你老公前几天才带着儿子来看你。你儿子那么可爱,这里的护士们都喜欢他。”看到小兰稍微平静下来,杜丽群又带着她来到窗边:“你看,外面的风景多美,等你身体好了,一家人出去玩多好。”

  没有说到生死,也没有任何一句“大道理”,杜丽群奇迹般地让小兰平静了下来,开始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几年时间里,杜丽群就这样劝回了3位轻生的患者,而她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和有效的沟通方法,更让许多已经濒临绝望的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

  “当时觉得,天都是黑的。”今年3月份才住进来的陈先生还记得,住院头3天,他昏迷了两次,是医生坚持不懈的抢救和护士无微不至的护理,把他从死神那拉了回来。“两周多的时间,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家里没一个人理他。是这群可爱可敬的护士毫无怨言地每天帮我做全身清理,打针护理。”陈先生万分感慨。

  “尤其是杜护士长,她一直鼓励我要活下去。”从此,陈先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他们更需要在比别人更有限的生命里做更多事,重新获得社会的尊重。

  “我们需要救治的不单是他们生理上的疾病,更要挽救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正常生活。”8年来,杜丽群用自己独有的劝解方式和耐心感动了一个又一个患者、家属,让他们逐渐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

  “妻子患病后,一家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遇到杜丽群后,我们看到了希望。”4月17日,在四医院艾滋病科,患者家属黄先生的一番话,或许就是杜丽群给予患者最大信任的真实写照。

  她在抗艾战线撑起一片蓝天

  “如今,艾滋病科由刚成立时的1个病区发展为4个病区,收治的病人也从刚成立时的200人增至3000多人。”4月18日,退休返聘的原艾滋病科护理部主任许萱荷早早地就来到科室内,与大伙商量筹备“杜丽群爱心家园”。医护人员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群体,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帮助艾滋病感染群体回到同一片蓝天下。

  “当时艾滋病护理在广西还是空白,只有我一个人在外地受过专业艾滋病护理培训。”回忆起当初科室刚成立的种种困难,杜丽群眼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焦虑,但我们仍能从她的话语中读出其中的艰辛。

  护理艾滋病人,护士们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常人无法想象。2005年8月,艾滋病科收治了一位年逾七旬的病人。送进医院时病人全身上下严重溃烂流脓,不少医务人员被臭味熏得直作呕。杜丽群见状二话不说,穿上厚厚的隔离衣,俯身细心地一点一点为病人擦洗清理,那令人窒息的异味,杜丽群却浑然不觉。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2008年的一天,护士小陆在给病人抽静脉血时,针口不慎刺中了自己左手食指,万幸的是小陆没有被感染。但这一事件让杜丽群寝食难安,一番苦思冥想之后,她创新技术使用了留置针,从而减少了艾滋护理工作中的职业暴露。

  为了保证对艾滋病人的护理质量,杜丽群率先在全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护理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开展1年多的时间里,科室便收到了患者感谢信、表扬信30多封,锦旗近10面。

  在杜丽群的带领和影响下,医院里愿意投身到艾滋病患者护理服务工作的护士也越来越多,艾滋病科从最初不足10人的护理团队增加到现在的47人。

  8年过去了,杜丽群和她的伙伴们不负众望: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达95%以上,死亡率低于4%,科室被授予卫生部艾滋病临床培训基地称号。杜丽群个人也先后获得“南宁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优秀护士”等光荣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成为广西第一个获得全国“白求恩奖章”的医务工作者……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已成为广西最重要的艾滋病防治医院之一,艾滋病科也从原来的“遮遮掩掩”变成了医院品牌科室、南宁市重点学科,为广西的艾滋病防控事业增添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关标签: 大使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