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黛力新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0-03-08 10:38 来源:99健康网

  高血压病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影响血压控制。因此,我们在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黛力新(含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②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0分或/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3分[2];③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共入组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37~78,平均(58.3±9.5)岁。病程2个月~15年3个月。以焦虑为主(SAS≥50分,SDS<53分)15例,以抑郁为主(SDS≥53分,SAS<50分)5例,混合型(SAS≥50分,SDS≥53分)20例。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35~75,平均(58.6±8.7)岁。病程4个月~17年5个月。以焦虑为主12例,抑郁为主6例,混合型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应用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作为基础降压治疗,如有药物不良反应则改用氨氯地平或尼群地平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黛力新1片,早晨及中午各服1次。共治疗8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以SAS,SDS减分率≥50%为有效,<50%为无效。高血压疗效判定:显效: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或降至理想血压;有效:收缩压降至130~140 mmHg,舒张压降至85~90 mmHg;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AS,SD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观察组SAS,SDS评分在治疗后显著下降(P均<0.01),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1),见表1。表1  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变化(略)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且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对照组亦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见表2。表2  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略)
   
2.3  两组降压有效率的比较
   
见表3。表3  两组降压有效率的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p#副标题#e#

 3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心理障碍[3~5]。而明显的焦虑、抑郁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独立预后因素并可影响抗高血压药的疗效[6,7]。本研究结果提示,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抗焦虑抑郁剂黛力新8周,能显著减轻焦虑和抑郁,疗效肯定,而单独给予降压治疗没有明显减轻焦虑和抑郁的作用。焦虑和抑郁减分率越高,血压控制情况也越好,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具有高血压遗传因素的人处于心理社会应激或情绪应激时,人的大脑皮质与边缘系统功能失调,通过自主神经及内分泌途径使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有研究发现[8],恐惧、焦虑时肾上腺素分泌相对增加,于是心输出量增加而使收缩压明显上升;而焦虑或愤怒情绪外露时,血液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外周阻力增加,使舒张压明显升高,并影响降压药效果。黛力新是由0.5mg氟哌噻吨和10mg美利曲辛组成的复方制剂[8]。氟哌噻吨属于硫杂蒽类药物,小剂量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多巴胺自身调节受体(D2受体),促进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使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含量增加;美利曲新属于新型环类药物,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两种成份同时发挥作用,能够同时作用与焦虑抑郁相关的三种神经递质[9]。因此,降压药与黛力新联合应用后,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同时降压效果也较单纯用降压药物时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

[2]胡大一.心脏病人精神卫生培训教程[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29-236.

[3]张 帆,胡大一,杨进刚,等.高血压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26(2):140-142.

[4]李红鹰,蒋袁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6,9(13):1073-1075.

[5]杨菊贤,卓 杨.心脏康复与心理的康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增):55-59.

[6]韦铁民,雷春来,陈礼平,等.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J].高血压杂志,2003,11(6):567-569.

[7]苏景宽,郭克锋,王秉康,等.情绪干预对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3):208-210.

[8]武士云,朱继来,宋卫东.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6):568-570.

[9]杨菊贤,陈玉龙.内科医生眼中的心理障碍[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18,126-128.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