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公立医院改革:医改绕不开的“堡垒”

2010-03-22 09:34 来源:99健康网

  国务院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为了实现改革目标,政府将在未来3年追加8500亿元的卫生投入,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到2020年普遍建立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确立了“全民医保”的发展目标。

  可以预见,随着政府卫生投入的加大和基本医疗保障的逐步健全,我国百姓医疗支出负担将进一步降低。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由于集各种矛盾于一身,公立医院改革成为此次医改的攻坚战。卫生部部长陈竺强调,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是改革的大方向。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以公益性为核心,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该项费用纳入医保”,其中“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这一项对公立医院而言将是致命的。

  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等机制催生出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生动力,导致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被严重弱化,使百姓叫苦不迭。就此记者采访的几位著名公立医院院长普遍认为,要摆脱以药养医体制束缚,必须突破几道难关。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院长俞光岩提出,现在关键要明确药事费的比例,这对医院很重要。同时如果政府能为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提供足够的经费,提高服务收费和药事费以及建设重点学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才不会降低。

  西安协同医院院长董协良认为,就补偿机制而言,首先政府要对现有资源重新组合,并理顺偿付机制。基层的一、二级医院,政府增大投入,承担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三级医院可以允许利用优势资源服务高端人群创造收入,补贴公益性的基本医疗服务。将机制理顺,政府并不需要增加太多投入给三级医院。同时要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未来的医疗体系应该是一个有序合作的体系,大医院起到“龙头”作用,与基层医院形成合作机制。

  在发达国家医生作为高风险、高强度职业属于高收入群体。但目前我国医务人员的收入远没有体现其技术含量和所承担的风险。记者老家一位有着近40年从医经验的名医亲戚就坦言,自己半天的工作报酬还不够理一次发的。

  对此,重庆肿瘤医院院长周琦说,公立医院应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改革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重点考核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质和量,调动医生的积极性,患者将最终受益。#p#副标题#e#

  多元化和区域合理布局解决看病难的关键

  来自北京大学的一份报告指出,1978年至2005年,中国个人医疗开支增加200倍,但同期各类医疗机构只增长76%,医护人员数量只增长75%。中国看病难问题的症结在于医疗服务供给不足。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等方面一视同仁”。这也被一些敏感人士解读为中国发出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院的信号。

  经济学家许小年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强调,多元化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应该开放医疗卫生行业,降低行业准入壁垒,促进资源自由流动,特别是促进民营资本流入,增加供给,提高竞争程度,通过市场竞争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心城市、中心地区,优势资源相对集中,而省会城市的郊区,往往普及性较差,农村地区则更差。患者的无序流动导致城市大医院超负荷运转,普遍存在“挂号、交费、检查排长队,看病五分钟”的尴尬,这也成为医患矛盾最直接的“导火索”。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政协会上提出了区域合理布局:农民“大病不出县”的设想。陈竺解释说:“必须在三级医院和县级医院之间,建立一个稳固的对口支援关系。县医院作为县域的医疗服务中心,必将会对乡镇村产生支撑辐射作用。”

  更有专家提出公立医院改革不妨抓两头的观点。即抓当地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一两家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这样既可以确保老百姓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有实力的大型公立医院,也可以替政府承担突发事件中的医疗服务、疑难病症救治、科研教学等职能,同时由于政府主办所具有的公益性,能够控制医疗服务价格,有利于降低老百姓医疗费用支出。

  民生是“两会”的关键词,而医改更是我国民众最关注、最期盼解决的民生问题。医改究竟怎么改?借用政协会上一位代表的“十字箴言”:要真抓实干,不能靠忽悠。

相关标签: 医改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