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上海公立医院改革推公益性与运行效率并进

2013-07-10 08:19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上海7月9日电 (记者 陈静)因过度医疗导致检查费用等增加?药品价格过高?……今后,民众进入上海医疗机构就诊不仅将不再为上述问题等引发的“看病难,看病贵”而纠结,还会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瞿介明今天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公立医院改革将推动此间医疗机构进入公益性和运行效率相统一的发展轨道,“公益性”将成为核心。

  “转机制”将是下一步上海公立医院改革关键,相关部门将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管机制,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与绩效挂钩的投入补偿机制以及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

  据悉,上海市政府于去年年底出台了《上海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会制订的八个配套文件,已全部出台。配套文件明确提出建立涵盖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医院管理、公众满意四方面36个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这意味着,公立医院改革将引导医院跟着政府的“指挥棒”走。

  瞿介明表示,今后,上海将改变政府医改的投入方式以及分配模式:一方面,通过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依据医疗机构服务数量、质量、效果、满意度等考核结果以及医疗服务监管结果确定投入;另一方面,改变按业务收入提成的内部分配方式,使医院和医务人员从注重收入转变为注重服务产出和绩效,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制度。这意味着,今后公立医院分配体制将向一线医护人员、高强度、高技术、高风险等岗位倾斜。

  今天发布会还透露,改革将完善药品供应管理机制,包括推进医院药品库存信息和供应商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医院药品库存最小化;建立临床医生处方分析信息化系统,严格监管临床用药行为,遏制“以药腐医”。

  据了解,目前,上海医疗服务面广量大,环节众多且专业性强,传统监管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瞿介明指出,在政府监管方面,主要依靠各种规章制度,缺乏有效控制手段;且主要是事后监管,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此外,监管信息不充分,难以实现精细化。对此,瞿介明表示,将通过“制度+科技”,提高监管的力度、深度和有效性,使政府监管更到位。

  据知,2013年上半年,上海郊区新建的四家三级医院已率先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通过集中管理和实施医药分开等新措施,实现了均次医疗费用比同级同类医院下降20%-30%的目标。

相关标签: 改革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