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治疗尿崩症不妨试试激素

2014-01-24 14:25 来源:全球医院网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是指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称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VP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

  尿崩症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激素替代疗法

  1.去氨加压素(1-脱氨-8-右旋精氨酸加压素,DDAVP,即desmopressin) 为人工合成的加压素类似物。其抗利尿作用强,而无加压作用,不良反应少,为目前治疗尿崩症的首选药物。去氨加压素制剂的用法:

  ①鼻腔喷雾吸入,每日2次,每次10~20μg(儿童患者每次5μg,每日一次);

  ②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剂,每次0.1~0.4mg,每日2~3次,部分患者可睡前服药一次,以控制夜间排尿和饮水次数,得到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③肌内注射制剂每毫升含4μg,每日1~2次,每次1~4μg(儿童患者每次0.2~1μg)。由于剂量的个体差异大,用药必须个体化,严防水中毒的发生。

  2.鞣酸加压素注射液

  5U/ml,首次0.1~0.2ml肌内注射,以后观察逐日尿量,以了解药物奏效程度及作用持续时间,从而调整剂量及间隔时间,一般注射0.2~0.5ml,效果可维持3~4天,具体剂量因人而异,用时应摇匀。长期应用2年左右因产生抗体而减效。慎防用量过大引起水中毒。

  3.垂体后叶素水剂

  作用仅能维持3~6小时,每日须多次注射,长期应用不便。主要用于脑损伤或手术时出现的尿崩症,每次5~10U,皮下注射。

  二、其他抗利尿药物

  1.氢氯噻嗪

  每次25mg,每日2~3次,可使尿量减少一半。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尿中排钠增加,体内缺钠,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到达远曲小管原尿减少,因而尿量减少,对肾性尿崩症也有效。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可能引起低钾、高尿酸血症等,应适当补充钾盐。

  2.卡马西平

  能刺激AVP分泌,使尿量减少,每次0.2g,每日2~3次。其作用不及氯磺丙脲。

  3.氯磺丙脲

  刺激AVP释放并增强AVP对肾小管的作用。服药后可使尿量减少,尿渗透压增高,每日剂量不超过0.2g,早晨一次口服。本药可引起严重低血糖,也可引起水中毒,应加以注意。

  三、病因治疗

  继发性尿崩症尽量治疗其原发病。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