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如何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2015-11-30 15:52 来源:99健康网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肌张力障碍,是抗精神病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可给予适量抗胆碱能药,如果疗效差,应考虑选择EPS危险性小的抗精神病药。

  (2)静坐不能,可降低药物剂量或给予β-受体拮抗剂如普奈洛尔,如果效果差,应考虑换用危险性小的抗精神病药物。

  (3)恶性症状群(NMS)是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一旦确诊,立即停药,给予支持治疗如补液、降温、预防感染、抗痉挛、吸氧等,大剂量胞二磷胆碱可增加DA受体活性,也可用DA激动剂溴隐亭(每4小时1次,每次5mg)治疗。有报道ECT治疗有效。患者缓解后,选择NMS危险性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4)迟发性运动障碍(TD)多见于长期用药者,老年患者和女性多见。发生机制可能是多巴胺功能几进,也有研究提示γ-氨基丁酸(GABA)功能降低使肌肉镇静作用减低导致发生了TD。诊断TD明确后,缓慢减药或停药,停用抗胆碱能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恢复后,可以选择TD危险性小的药物,如氯氮平治疗。

  一般来说,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考虑更换抗精神病药物:

  (1)治疗不满意(阳性症状控制不理想、阴性症状或其他症状持续存在)。

  (2)患者在坚持遵医嘱服药的基础上,仍复发。

  (3)患者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的更换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骤停原药换药法:建议住院换药,氯氮平不宜骤停。可能出现疗效空档致复发或撤药综合征。适用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

  (2)骤停原药加新药:二药重叠短时间。氯氮平不宜骤减。可能出现疗效空档。适用于出现较严重的锥体外系副作用者。

  (3)缓减原药、缓加新药:可减少撤药反应及症状复燃,但可能增加二药合用引发的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在换药过程中常出现抗胆碱能反跳、换药中运动障碍、焦虑激越、超敏性精神障碍等问题。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