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男子捡双性弃婴 如何预防双性婴儿出生

2016-03-01 14:33 来源:99健康网

  男子草丛捡双性弃婴

  60岁的河南工人樊喜法曾在三亚打工时收养了一个双性弃婴,此后三年多来,他一直为给孩子治病东奔西跑。日前樊喜法又带着孩子来京治疗,希望通过手术让孩子变成一个正常的人继续生活。眼看积蓄花光,他无奈向本报求助,希望有好心人能够施予援手。

  草丛里捡到弃婴

  昨天下午,北京晨报记者来到儿童医院门诊楼。此时3岁多的小正在监察室内做B超。“我们来北京半个月了,先后去了好几家医院,最后确定只能在儿童医院治疗”。樊喜法向记者回忆,“2012年11月15日晚,我下班回家路上听见有婴儿哭声,扒开路边的草丛,看到他就躺在一个纸箱里。”樊喜法说,当时孩子下身裹着毛毯,肚子上还残留着脐带。

  婴孩双性同体

  他回家后才发现这个孩子的生殖器具备男性和女性的双重体征。“这可能也是他被遗弃的原因吧。我没有子女,他就是我的孩子。”樊喜法说,他当时就下定决心把孩子养大,之后每天打两份工。“我岁数也大了,不能照顾他一辈子,我就想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给孩子攒够治病的钱,让他以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此后,他带着小正在海南、河南、北京三个城市看病。

  希望大家伸援手

  樊喜法还向记者出示了在河南办理的领养手续。

  “医生说最佳手术时间是3岁以前,可我实在没那个经济能力。现在他已经3岁多,所以我越来越着急啊。我就是一个搬砖工人,一个月也挣不了两千元钱。这次带孩子上北京来看病,攒的两万元钱早就花得差不多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长大,错失良机”。记者看到,樊喜法的手上全是老茧,兜里塞的都是零钱,他告诉记者,自己甚至曾经当街卖肾筹款,无奈无人问津,“我现在每天只吃一两个馒头,就为了省钱给孩子看病”。

  医生告诉记者,现在孩子已经做完初步检查,还需要一些术前准备,比如确定染色体等,手术费用至少在20万元左右。“希望好心人能救救孩子。”樊喜法无助地向记者说。目前,小正仍在儿童医院进行下一步的检查治疗。

  延伸阅读:

  双性人是怎么形成的?

  双性人的形成取决于性染色体的异常。它的形成主要和以下原因有关:

  女生殖器的不同外形和构造特征叫做“第一性征”,决定“第一性征”的是遗传物质——染色体。

  青春期发育后,男性肌肉结实,喉结突出,声音变得低沉粗犷,长出胡须,出现遗精;女性皮肤细嫩,嗓音尖细,胸部隆起,肌肉柔韧,月经来潮。男性和女性身体的这种种生理变化的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决定“第二性征”的是男女性激素的差别。

  性分化异常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是性染色体异常造成的。常见的有:

  第一,染色体性别异常。众所周知,男性染色体是46XY,女性是46XX,但有可能因某种原因,父母减 数分裂时X与Y染色体出现异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出现47XX或45XY等,于是性别畸形就出现了。

  第二,性别异常。由于性腺分化不正常,如卵巢、睾丸等“错位”,会出现“两性人”。

  第三,胚胎发育时期发生基因突变。

  第四,患了某些病,中途变性。比如,女性患肾上腺病,脑垂体长瘤,就可能因雄性激素分泌过多,而“半路”变性。有的母亲怀孕时吃了雄性激素,也可能使本来怀着的女孩出生后出现男孩特征。

  第五,外生殖器异常,也容易被人误作“两性人”。小儿外生殖器异常主要有隐睾(睾丸藏在腹腔里)和尿道下裂两种,这两种情况很容易把男性当成女的。

  第六,环境影响,即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性别观念模糊,或性取向出现偏差,并通过长期的心理暗示导致性别的问题

  所以,我们一旦发现婴儿的外阴男女难分,就应尽早地搞清楚它的实质,根据其所属社会性别类型、外阴畸形的程度及表现来进行治疗,决定其性别。

  双性人就是既有男性特征又有女性特征的人。医学上把这些具有男女两性特征的人,叫做“两性畸形”。“两性畸形”的人,又可分为“真两性畸形”和“假两性畸形”人。真与假之分,是根据体内的主性腺来判断的。造成两性畸形大多数是性染色体异常造成的。

  专家:孕前检查很重要

  “双性人”患儿十分罕见。据南京儿童医院医生介绍,俗称的双性人其医学名词是两性畸形,人的性别决定于性染色体,性的分化有染色体、性腺、内分泌这三个环节,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性别的分化,造成两性畸形。妇女生产之前的产检一般是没有染色体检查这一块的,所以很难在生产之前通过产检来辨别胎儿是否是两性畸形。造成两性畸形大多数是性染色体异常造成的,常见原因有电离辐射、化学物品接触、微生物感染和遗传等。专家呼吁:市民在平常的生活、饮食、居住工作环境的过程中要提高忧患意识,新生儿出生缺陷除了家族遗传、病毒感染外,还和室内装修、长期接触带辐射的设备等环境污染因素有很大关系。应尽可能避免接触致畸、致癌物质。另外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应按部就班地做好婚前保健、孕前检查、产前筛查诊断。做好优生优育,倡导健康生活。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