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新增2名输入性黄热病患者 黄热病症状有哪些

2016-03-20 23:48 来源:99健康网

   继3月13日,北京发现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患者后,北京市卫计委昨天下午通报,北京新增2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目前,两患者病情较重,正在治疗中。

  据专家研判表示,黄热病输入性病例在京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两人出国前未打疫苗

  针对近期发现的黄热病新疫情,北京市卫计委通报称,北京市确诊2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两名患者均是在安哥拉务工人员,并且出国前没有接种黄热病疫苗。

  据介绍,这两名患者均为中年男性,此前在国外已出现发热症状,近期在首都机场入境时即被送往医院诊疗。随后,北京市卫计委组织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患者为输入性黄热病病例。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两名患者病情均较为严重。北京市卫计委称,正按照相关诊疗方案和防控要求,部署全力救治患者。

  这是继3月13日,国家卫计委通报在北京发现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例之后,北京第二次发现并通报黄热病疫情。

  此外,3月18日,上海市卫计委也通报一例境外输入性黄热病确诊病例。截至目前,我国发现并确诊的4例输入性黄热病例中,患者发病前均在安哥拉务工。

  病例在京扩散风险极低

  此前已有专家指出,北京市作为首都,国际交流频繁,与曾经或现在有黄热病病例的国家存在持续的人员往来。特别是在当前黄热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安哥拉有大量中国务工人员,因此,不排除黄热病病例输入的风险。

  对于今后输入性黄热病病例在京是否存在传播、扩散风险,北京市卫计委表示,已组织专家对输入性黄热病病例带来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

  专家们认为,黄热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感染;北京无埃及伊蚊、不属于我国伊蚊主要分布地区。

  同时,目前北京市处于早春季,气温较低,未进入蚊媒活跃期。综合以上各方因素研判,输入性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市卫计委称,将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蚊媒应急监测、健康教育等工作。

  北京市卫计委提醒广大市民,近期确需前往安哥拉等国家和地区,请务必按规定提前接种黄热病疫苗。

  官方通报:北京两例输入性黄热病新增病例

  1、患者杨某,男,44岁,福建省福清市人,为在安哥拉务工人员,出国前未接种黄热病疫苗。患者于3月9日(北京时间)下午在安哥拉出现发热等症状,3月15日乘飞机经迪拜转机,3月16日晚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患者主动自行前往医院住院治疗。

  2、患者陈某,男,44岁,四川省广元市人,为在安哥拉务工人员,出国前未接种黄热病疫苗。患者3月11日(北京时间)于安哥拉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3月17日患者乘飞机经迪拜转机,17日晚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入境时因体温高,经检疫人员初步调查后,由120救护车转送至医院住院治疗。

  提醒:接种一剂疫苗可持久免疫保护

  北京市疾控专家称,黄热病可以通过接种黄热病疫苗进行预防。通常黄热病疫苗为减毒黄热病毒17D株制备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黄热病毒感染。抗体一般于接种后7-10天出现。因此,建议准备前往有黄热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提前接种疫苗,防止在境外感染黄热病。

  对于多次往返国内外的务工者,黄热病疫苗需要反复接种吗?专家介绍,对于大多数旅行者来说,接种1剂足以提供持久的免疫保护,甚至产生终身保护,无需加强免疫。

  市卫计委建议,居民出境前要详细了解目的地国家的传染病疫情状况,前往疫区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将会面临感染黄热病毒的风险,应积极做好黄热病预防,做好个人防护,采取驱蚊剂、长袖衣物等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

  此外,无论在境外疫区或从疫区国家和地区返回的旅行者,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延伸阅读:黄热病毒你知道多少

  黄热病毒的症状

  潜伏期3~5天,多数受染者症状轻微,黄热病仅表现为发热、头痛、轻度蛋白尿等,病程持续数‘日而恢复。重型病例死亡率约为50%,有典型表现,一般可分为3期。

  感染期急起高热达40℃,伴畏寒或寒战,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颈部充血,跟结膜充血,舌尖及舌缘鲜红。虽有高热,但相对缓脉,是本病的一个临床特征。本期持续约3~4天,期末出现黄疸和蛋白尿。随之部分或全部症状缓解,持续数小时至24小时,以后病情加重,进入下一期。

  如何预防黄热病毒

  1、管理传染源

  患者宜就地收治,予以防蚊隔离,这在病程最初4日内尤为重要。加强国境检疫,来自疫区的人员必须出示有效的预防接种证明书,必要时留检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防止黄热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方法包括发现和消灭孳生地、捕捉和杀灭成蚊等。对耐223、666蚊株宜改用马拉硫磷、杀螟松等新杀虫剂。巴西等南美国家采用防蚊、灭蚊措施已取得显著效果,1942年以来在城市中未发现黄热病患者。对来自疫区的各种交通工具如舟、车、飞机等给予严密灭蚊处理。

  3、保护易感者

  预防接种是防止暴发流行和保护个人的有效措施。当黄热病流行时,医学教育|网搜集宜在一定人群中普遍进行预防接种,而以易感儿童为重点对象。许多国家已生产和接种鸡胚减毒活17D疫苗,皮下注射0.5ml一次即可,成人和儿童剂量同量,95%的接种者可于接种后7~9月产生免疫力,并维持10年或更久。

  对鸡蛋过敏者禁用,或用疫苗作皮试后再决定是否接种。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能接种疫苗,最好在1岁后接种,以免发生脑炎。免疫功能低下者也不宜接种疫苗。防止人员、进入疫区的部队、林业人员、猎民及与黄热病病毒有接触的实验室人员,以及去疫区的旅客等均需接种。

相关标签: 黄热病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