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乙肝患者便秘的三大因素

2016-05-30 15:19 来源:上海市医师协会

  正常人大便应每天一次。如果三至四天甚至一周解大便一次,结果人便干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艰涩不畅。多伴有腹部胀、隐痛、矢气多;有的还会引起肛裂而出血,有的则会形成痔疮。乙肝患者约百分之五十大便干结成习惯性便秘。那么,产生便秘的原因是哪些?

  (一)食物成分不适宜。食物中蛋白质多,碳水化合物不足。特别是儿童患乙肝,家长认为蛋白质有营养,常常“多多益善”。结果肠内分解蛋白质的细菌比发酵菌多,使肠内发酵菌少,造成大便呈碱性、干燥,排便次数相应的减少。如果碳水化合物多,肠道发酵菌就多,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增加,大便就可以软化。如食物中脂肪多,碳水化合物也多,则大便湿润易排出。

  食物纤维可促进肠蠕动,缩短肠内容物通过肠道的时间,在大肠中起渗透作用,增加粪便的体积和水分。由于现代生活水准提高了,高蛋白质吃的多,摄入的食物纤维不足,会使大便干燥,难以排出。因此,要多吃蔬菜、水果。

  水分是体内自备的润滑剂,足够的水分有利于大便的软化。多补充水分才能避免便秘。

  (二)饮食不足。由于某些阶层的人,进出于酒楼,养成嗜酒习惯,也有认为啤酒是“液体面包”不吃饭可以,不能一餐无酒。结果洒足饭饱,进食量少。经过消化后的残渣也少。况且,糖分不足,可使大便干燥,长期进食不足,造成便秘。便秘是直肠癌的诱因。国外发病率要高于我国。

  (三)情志和行为因素,引起肠道功能失常。由于排便是受到人脑随意控制的。有因工作紧张、在流水线上操作者或某些意外事件如情绪紧张,忧虑、惊恐、抑郁性精神病等,都可以通过大脑和植物神经系统随意和不随意的反射活动,使排便欲延迟。长期生活不规律,缺乏排便训练,不能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结果,经常任意延长排便时间或改变排便规律,将会造成直肠壁感受器肘粪便感受迟钝,无法形成排便反射,而产生便秘。慢性乙肝,病程缠绵,常引起植物神经紊乱,造成胃肠运动延缓,粪便就不易排出。并非因为“火”而引起。

相关标签: 乙肝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