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鼻咽癌的治疗方向 减少放疗副作用

2017-03-23 13:24 来源:99健康网

  鼻咽癌的治疗方向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80%的鼻咽癌患者来自中国。虽然借助现代化诊断和放疗技术,鼻咽癌诊疗水平和疗效得到质的飞跃,目前总体5年生存率达到80%以上,但让鼻咽癌患者最畏惧的,莫过于口干、张口困难、肌肉纤维化等治疗“并发伤”。因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后期损伤是临床医生努力的重要方向。

  1.如何减少黏膜反应的发生?

  口腔黏膜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鼻咽癌放化疗的副反应,患者会出现口腔干燥,疼痛,溃疡甚至进食困难等症状,从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后续的治疗。

  那么,如何才能减少黏膜反应的发生呢?专家指出,根据淋巴结转移规律,合理勾画靶区及照射范围,在达到肿瘤控制前提下,保护正常组织是减少黏膜反应的关键所在。建议整个口腔(颊粘膜、舌、口底)勾画,限量平均剂量<30Gy,以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至于病人方面,首先要充分知晓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并且在放化疗过程中注意口腔卫生(包括用软毛牙刷刷牙,勤漱口,处理龋齿,防止假牙引起的继发损伤等)。此外还应及早进行营养指导和干预,在放化疗开始前及放化疗过程中,尽量避免刺激性以及油煎炸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禁忌烟酒,给予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饮食以利于减轻口腔黏膜的放化疗毒副反应。

  2.如何治疗或预防鼻咽癌放疗的远期副反应?

  专家介绍,鼻咽癌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后,口干和张口困难等症状已有一定改善,但由于患者远期生存期长,需要我们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做更多的考虑。

  目前对放射线引起的副作用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仍然以预防为主,因此在调强放射治疗时,除了合理勾画靶区及照射范围,还要有一定的照射剂量限制,并且建议Ib区淋巴结选择性照射,保护颌下腺。但对于肿瘤晚期来说,应将肿瘤控制放在第一位,再考虑正常组织保护的问题。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相关数据显示,调强放射治疗后患者仍存在较高的内分泌功能异常率,因此调强放射治疗中,还要对垂体及甲状腺功能进行限量保护:建议垂体低于50-55Gy,甲状腺低于40Gy。

  3.鼻咽癌放疗后淋巴结残留,手术or巩固化疗?

  对于鼻咽癌放疗后淋巴结残留,专家认为首先要看淋巴结的初始大小和治疗后淋巴结残留的大小,对比淋巴结退缩的速度和程度。前后差别较大的患者,因为放射治疗的持续作用一般可维持2-6个月,在此期间内都可以暂且观察处理;而前后差别不大的患者,达到一定剂量之后再增加剂量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建议在放射治疗3个月后进行淋巴结清扫。

  说到化疗,除了N3(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者淋巴结直径大于6cm)患者需要巩固化疗减少远处转移率外,不主张在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的高强度下再对淋巴结残留患者进行巩固化疗。

  另外专家建议病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于放射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PET/CT检查,若淋巴结具有明显的肿瘤活性则考虑手术治疗。

  怎么判断得了鼻咽癌

  鼻咽癌的典型症状有:回吸性血涕、颈部淋巴结肿大、成人单侧渗出性中耳炎等。判断一个人是否患上恶性肿瘤即使是医生也会根据各种临床检查、影像学资料、病理结果等才能得出结论。一般的普通人很难自已得出正确的诊断。但如果高度怀疑鼻咽癌可到正规医院就诊。需要做的检查:鼻咽镜、EB病毒抗体、鼻咽部的核磁或cT。如果以上检查都是阴性,基本可以排除鼻咽癌。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涕血:涕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表现为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又称为回吸性痰中带血。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涕血量不多时,经常被患者疏忽,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或被当作咯血到内科就诊。

  鼻塞:鼻塞是鼻咽癌另一个早期表现。大多表现为单侧鼻塞。当鼻咽肿瘤增大时,可能出现双侧鼻塞。

  耳鸣、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该症状是由于鼻咽癌新生物堵塞患侧咽鼓管口所致。听力降低也可能是鼻咽癌进一步恶化损伤听力神经所致。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被误诊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以致耽误治疗。

  头痛:初诊鼻咽癌时,大约70%的患者有头痛症状。鼻咽癌的头痛症状常表现为偏头痛、颅顶枕后或颈项部疼痛。鼻咽癌头痛大多与癌组织侵犯颅底骨质、神经和血管有关。

  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少鼻咽癌患者往往是自己无意中在脖子上触摸到“包块”而就医。这种“包块”其实是肿大的淋巴结。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被误诊为炎症。对于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的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多个互相融合成团的无疼痛颈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

相关标签: 鼻咽癌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