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广告

喝中药可以加糖吗 会不会影响到药效

2017-04-18 14:51阅读数 : 1248
王朔主任医师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

  良药苦口这句话恰好符合了中医治病的特点,喝过中药都知道中药是相当的苦的,并且难以下咽,并且中药的气味特别的刺鼻难闻,因此很多的人们在喝中药的时候都是相当的困难的,于是出现喝中药加糖的现象,那么在服用中药的时候是否可以加糖,会不会影响到药效呢?

 

  中药加糖会影响到药效吗

  中医指出,食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凡是舌苔厚腻者,或腹胀中满、湿热内阻的人不宜吃蔗糖。如果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疾病雪上加霜。还有一些寒性中药也不适合加糖,糖属温性,会降低中药的疗效。

  其实,想要中药不苦,有另外的方法。控制汤药口服时的温度,就可以轻松地减轻中药的苦味。研究表明,汤药温度在36.2℃左右口服,其苦味就会减轻。所以,我们在服用汤药的时候,最好将熬好的中药放在一边静置几分钟,等到药液温度降至温热、不烫嘴的时候饮用,因为这个时候苦味最轻,也更容易下口。

  另外,中医认为,煎中药要用专用的器皿,最好用砂锅、砂罐,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受热均匀,保温性好,忌用铝、铁、铜等器皿。

  加糖一定要慎重

  当家长们看见孩子哭闹不喝“苦药”时,就想到了加糖。其实,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例如,糖具有润肺和中、补脾缓肝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胃痛的病证,因此中医也把糖类作为一味中药。

  老中医提醒,如果是“快病”,偶尔少量加些糖没有关系,如果是胖、痰湿体质的孩子就要注意了。长期服用会影响消化功能,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疾病。

 

  适当吃“苦”是好事

  有些家长给小朋友喝中药的时候会加一点糖,好让小孩子可以喝完药,但是吃药也是一个锻炼孩子的过程,首先能让孩子适合、感受到不同的味道,渐渐适应食物不同感觉,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另外,吃“苦”也是一个心志的磨砺,提高孩子的忍耐力。最后,所谓“苦尽甘来”不无道理,只有感受“苦”的味道,才会珍惜“甜”的感觉,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到努力得到甘甜的心境。

  喝中药不能吃什么食物

  1、生冷类食物

  此类食物性多寒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渴,故适合热证疾病。但却易影响胃肠功能,因此虚寒体质者及胃肠病患者,当禁忌。如白萝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气之功效,若体质虚寒及胃肠病患者食之,岂不寒上加寒,胃肠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时服用人参和其它滋补药时,由于药性相恶,可降低或消除补药之效力,故萝卜与人参不宜同服。

 

  2、发物类食物

  “发”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有促进疾病恶化之意。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对食物选择程度的大小不同,其“发”亦有异。此类食物有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等。如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患者当禁吃公鸡肉、猪头肉;疔、疖、疮、痈等皮肤疾患者,当禁吃香蕈、蘑菇、笋、鸡肉、猪头肉、母猪肉,否则会加速红肿、生脓;有肠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会产生较多的酸,对胃肠有刺激。

  3、鱼腥类食物

  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之。此类食物有黄鱼、鲤鱼、带鱼、蚌肉、虾、螃蟹等,而鲤鱼、沙丁鱼、鲇鱼、黄鱼、螃蟹、黄泥螺最易引起过敏。鱼腥类食物亦属发物。

  中药毕竟也是一种多元混合的液体,所以如果我们吃了以上的这些食物的话,其实是会很容易就引起一些食物中毒的现象的,我们如果不想要让其发生一些反应的话,可以选择空腹喝中药。

标签: 加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