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怎么样正确科学的防御和治疗小儿哮喘

2010-11-08 15:17 来源:99健康网

  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是“世界哮喘日”,在哮喘人群中,儿童所占比例最高,且一半以上的成人哮喘是从儿童期发病。据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儿童哮喘病专家刘长山介绍,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

  我国0至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近年来处于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0年间患病率已由0.9%上升到现在的1.50%,增加了64.8%。本市0至14岁儿童哮喘发病率也由1990年的0.75%上升到目前的1.49%,70%以上的儿童哮喘首发于3岁以内。

  戒烟自然分娩喂母乳

  防哮喘始于胎儿婴儿

  刘长山说,哮喘已经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国内外研究显示,哮喘预防应从胎儿期、婴儿期开始。在胎儿期,母亲应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因为孕妇吸烟会增加后代患哮喘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机会,胎儿在母体内被动吸烟也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另外,分娩方式也会影响到儿童体质,调查发现在相同遗传背景下,较剖腹产新生儿,自然娩出的新生儿日后患哮喘的几率要低。如果母亲是过敏体质或患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孕期要远离过敏原。孕期服用过多抗生素也会增加婴儿日后患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机会。

  在婴幼儿期,喂养方式也会影响到哮喘患病情况。研究显示出生后纯母乳喂养(4个月内除母乳外不接受任何其他食物、饮料甚至是水)的婴儿,出现过敏性疾病相对较少,而喂婴儿奶粉的宝宝,发生过敏的几率就偏高。并且婴儿最初出现的过敏性病症往往不是哮喘,而是湿疹和胃肠道过敏症状(腹泻、腹痛等),等婴儿长到3岁后,才逐渐出现哮喘和鼻炎等其他过敏疾患。这可能是因为婴儿奶粉中含有大分子的异体蛋白,有些婴儿不能耐受这样的蛋白质,所以出现了食物过敏(如湿疹等),为他们将来发生哮喘埋下隐患。此外,现在城市婴幼儿过于干净、外出活动过少的过度保护也增加了孩子患哮喘的可能。婴幼儿适当增加户外活动玩玩泥土沙子、多与人接触都能增加他们对病原细菌的抵抗力,降低哮喘发生率。#p#副标题#e#

  哮喘患儿多有过敏史

  脱敏治疗能避免哮喘

  刘长山说,进入四月份后,过敏性鼻炎患儿就诊率明显增加,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可能发展为哮喘,大约八成哮喘患儿都有较为严重的过敏性鼻炎。众多研究也证明,绝大多数哮喘患儿并非一发病就是哮喘,他们在婴幼儿期都可能发生过湿疹、荨麻疹和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因此患有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必须尽早积极治疗本病,与此同时可以在3岁以后开始脱敏治疗,以避免今后发生哮喘。

  刘长山说,目前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环境控制、药物治疗、脱敏疗法。环境控制就是通常所说的远离过敏原。药物疗法是指规范用药。脱敏疗法是对某些无法避免的过敏原如花粉、螨虫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一般对3岁以上儿童进行,当发生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查清过敏原后就可以实施该疗法,以预防进一步发展为哮喘。目前脱敏疗法是通过反复注射对患儿致敏的过敏原,使病人对过敏原产生耐受性,再接触过敏原时发作症状明显减轻或不发病。现在除了针剂注射脱敏,临床上已开始应用更适合儿童的舌下含服脱敏制剂。#p#副标题#e#

  早发现坚持规范治疗

  多数病人可长期控制

  对于哮喘的治疗,现在医学界的共识是哮喘尚不可根治,但早期发现早期接受规范化治疗,多数病人可以长期控制,达到临床治愈。刘长山说,有过敏史的儿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喘息、胸闷、呼气困难、咳嗽,应尽早到医院排查哮喘。有资料显示,现在仅34%的哮喘儿童在发病两年内得到确诊,而50%的哮喘儿童发病两年后才确诊。而即使没有早期诊断,如果确诊后能长期接受规范化治疗,绝大多数患儿也能获得临床治愈。

  刘长山说,规范化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诊断,医生应根据哮喘患儿的发病年龄、症状程度等评估患儿哮喘控制水平。其次根据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第三是治疗期间的监测,包括症状和肺功能。然后每1到3个月再次评估,调整治疗方案,然后再监测,总疗程1年半至3年以上。目前,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提倡的规范化吸入疗法,强调反复评估、治疗和监测的重要性,并强调症状改善的同时,肺功能改善的重要性。对于哮喘患儿特别要防范哮喘的急性发作,应备有急救缓解药物,即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也要随身携带。

  需要提醒的是哮喘临床控制后切忌自行停药,哮喘控制是指最少或没有症状,最少或不需要使用急救药物,体力活动和运动不受限,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没有因哮喘而去看急诊。每位哮喘患儿及其家长完全可以自行评估,达到上述指标后药物需维持原剂量至少3个月,才可考虑减量,减量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前功尽弃。另外,哮喘患儿家长切勿轻信不法广告所谓“治愈”的误导。殊不知,一些不法商贩和游医在药中掺杂过量激素类药物,虽然见效快,但副作用很大,一旦停药,症状会更加严重,容易形成难治性哮喘,甚至危及生命。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