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为什么胃癌发现时大多是中晚期

2023-11-29 09:11 来源:99健康网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令人惋惜的是,大多数胃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将探讨为什么胃癌发现时大多是中晚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什么胃癌发现时大多是中晚期

  一、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胃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早期胃癌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常见的胃病相似,难以引起患者的重视。此外,早期胃癌患者的体重、体力、精神状态等也可能无明显变化,使得病情难以被发现。

  二、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

  目前,针对胃癌的早期筛查手段有限。虽然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它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对患者有一定的痛苦和不适。而且,胃镜检查的阳性率较低,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有限。其他的筛查方法如血清肿瘤标志物、上消化道造影等,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三、公众对胃癌的认识不足

  公众对胃癌的认识不足,是导致胃癌发现时大多是中晚期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人对胃癌的早期症状、筛查方法等缺乏了解,导致病情被忽视。此外,一些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患上胃癌,从而忽视了对胃部健康的关注。

  四、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设施和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许多患者在病情初期,可能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此外,基层医生对胃癌的警惕性不高,容易将早期胃癌误诊为胃病,延误了病情。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率:

  一、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宣传等途径,提高公众对胃癌的认识,普及胃癌的早期症状、筛查方法等知识。增强公众对胃癌的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二、完善胃癌筛查体系

  推广胃癌早期筛查技术,提高筛查的普及率和阳性率。探索无创、便捷、准确的筛查方法,降低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年龄在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等人群,定期开展胃癌筛查。

  三、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加大对基层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胃癌的警惕性和诊断能力。推广分级诊疗制度,使患者能够在病情初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

  四、加强多学科合作

  加强内科、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之间的合作,提高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对疑似病例,要及时组织多学科会诊,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方案。

  总之,胃癌发现时大多是中晚期的原因主要包括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公众对胃癌的认识不足以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完善胃癌筛查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以及加强多学科合作等对策,有望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率,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