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午睡超过1小时,会增加35%心血管病风险?你知道午睡的最佳时间吗

2024-05-24 12:11 来源:99公众号

  午休,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其实对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一句老话“中午不睡,下午崩溃”生动地体现了午睡对人们精神状态的调节作用。

  然而,科学研究也提示我们,午睡时间过长,例如超过1小时,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我们可能会好奇,究竟午睡多长时间才是最适宜的。

  1

  最佳午睡时间是多长

  最佳的午睡时间通常是20到30分钟。这个时间范围内的午睡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原因如下:

  短暂的小憩(约15到20分钟)

  可以提供即时的精神提振,有助于恢复注意力、反应速度和短期记忆力。这种类型的午睡有助于应对下午的疲劳,而不会导致睡眠惯性。

  中等时长的午睡(约20到30分钟)

  可以带来更多的好处。这个时长范围的午睡足以让你进入浅睡眠阶段,有助于大脑和身体恢复活力。同时,较短的时长降低了进入深睡眠阶段的风险,从而避免了睡眠惯性和晚上的睡眠干扰。

  较长的午睡(约45到60分钟)

  可能更有助于身体恢复,尤其是在你一夜未眠或感到特别疲劳时。然而,较长时长的午睡也可能导致睡眠惯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总之,最佳的午睡时间应是20到30分钟。这个时长既能提供即时的精神提振,又能帮助身体和大脑恢复活力,同时避免了睡眠惯性和晚上的睡眠干扰。当然,不同的人可能需要调整午睡时长,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时长。

  2

  午睡时长如何因人而异

  午睡时长的选择应因人而异,主要受到个体差异、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和日常作息安排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关于午睡时长的建议和观察:

  个人差异

  不同的人需要的午睡时间不同。有些人可能只需要短时间的小憩(例如15-20分钟)就能恢复精神,而其他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午睡(比如30分钟或更长)才能感到精力充沛。

  生物节律

  人的生物节律会影响午睡的需求。对于夜班工作者来说,可能在白天需要较长时间的午睡来补充夜间的工作消耗。

  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也可能影响午睡时长。例如,一些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休息。

  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午睡的需求也不同。儿童和老年人往往比成年人更需要午睡。

  日常作息

  如果一个人晚上睡得很好,白天的精力也很充沛,他们可能不需要午睡。相反,如果晚上睡眠不足,白天可能会需要通过午睡来恢复体力。

  季节变化

  在某些季节,比如夏天,由于日照时间较长,人们可能自然感到更加困倦,因此可能需要午睡。

午睡超过1小时,会增加35%心血管病风险?你知道午睡的最佳时间吗

  3

  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规律作息

  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这有助于调整你的生物钟,使身体逐渐适应固定的睡眠模式。

  放松身心

  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阅读、冥想、深呼吸练习或温和的瑜伽。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可能会干扰你的睡眠。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身体锻炼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限制午睡时间

  如果你习惯午睡,确保不要睡得太久,一般来说,半小时左右的小憩最为适宜。

  晚餐适量

  避免睡前吃得过饱,特别是避免油腻或辛辣的食物,这些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

  尤其是在睡前几小时,避免咖啡、茶、巧克力和酒精等刺激性饮料和食物。

  舒适的床铺

  选择适合你的床垫和枕头,以及舒适的床上用品。

  改善睡眠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时间。如果尝试了这些方法但仍然有睡眠问题,可能需要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