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注意:大便“前头干硬,后边软粘”,莫忽视!或是这4种疾病在捣鬼!

2024-05-29 20:44 来源:99公众号

  每个人都会排便,排便是人正常的生理行为,是从肠道里排出垃圾和毒素的过程,所以称之为“排泄”。

  正常人排泄是一天一遍或者两遍,当我们身体状况良好时,排便也会呈现香蕉状,不会黏稀,

  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在排便时,会有大便“前头干硬,后边软粘”的情况,这时一定警惕,这4种病可能找上门了!

  1.肠易激综合征(IBS)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其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秘等。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经历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导致大便质地的变化。

  2.炎症性肠病(IBD)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大便的质地也会随着病情变化。

  3.胃肠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会导致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在感染过程中,大便的质地可能会发生变化。

  4.肠道肿瘤或息肉

  肠道肿瘤或息肉可能会影响肠道正常的排便功能,导致大便质地的不规律变化。特别是在肠道肿瘤阻塞了肠道蠕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前头干硬,后边软粘”的情况。

注意:大便“前头干硬,后边软粘”,莫忽视!或是这4种疾病在捣鬼!

  什么时间点排便比较好

  每个人的排便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些时间点是比较适合排便的,让我们一起了解:

  早晨起床后:

  早晨起床后是许多人的肠道活动比较活跃的时候。这可能与体内生物钟、一夜的休息以及早餐的刺激有关。如果你常常在早晨起床后有大便的需求,那就利用这个时机。

  餐后:

  进食后,胃肠道会受到刺激,促进胃肠蠕动,这也是一个比较适合排便的时机。尤其是在早餐后的一段时间内,许多人会有排便的需求。

  锻炼后:

  运动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使得大便更容易排出体外。因此,适合在运动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排便。

  不要憋便:

  如果感到了排便的需要,最好不要憋便。长时间的憋便可能会导致大便变得干硬,增加排便的困难度。

  充分利用自然排便的信号:

  肠道对排便的需求会发出一些信号,比如腹部的微微疼痛感或者蠕动感。学会充分利用这些信号,可以帮助在合适的时机排便。

  避免紧张和压力:

  紧张和压力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便秘或排便困难。因此,保持心情舒畅也是保持正常排便的重要因素之一。

  若想肠道健康谨记“四多四少”

  四多:

  1.多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保持肠道健康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频率,预防便秘的发生。食物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

  2.多益生菌:

  益生菌是对肠道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酸奶、酸奶饮品、发酵食品等是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3.多饮水:

  充足的水分对于保持肠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足够的水分可以保持大便的湿润度,减少便秘的发生。建议每天饮水量至少在8杯以上。

  4.多有氧运动:

  久坐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加速大便干结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平时可以适量进行有氧运动,运动可提高身体新陈代谢,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利于消化;且能刺激结肠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贮留时间;不仅有助于预防肠癌的发生,还有助于减少便秘。平时可选择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广场舞等。

  四少:

  1.少高脂食物:

  高脂食物可能会导致胆汁分泌过多,影响消化吸收,容易引发消化不良和腹泻等问题。

  2.少精加工食品:

  精加工食品通常会剥夺食物的天然纤维,降低了食物的饱腹感和对肠道的刺激,容易导致便秘。

  3.少过量饮酒和咖啡因:

  过量饮酒和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可能会导致肠道粘膜受到刺激,引发腹泻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4.少憋便:

  很多人会惊讶,谁会憋大便?可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会经常憋大便,如那些经常忙的不可开交,没时间上厕所的人。

  偶尔憋一次、两次大便,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但经常憋便,粪便不能及时排出,水分被重吸收掉,容易出现大便干燥,会增加肠道病变的发生。所以,有便及时排,不要忍。

  通过合理的饮食习惯,我们可以保护自己的肠道健康,从而带来整体健康的提升。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也是保持肠道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有肠道健康方面的问题或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的意见,以获得正确的指导和治疗。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