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产后出血: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抢救4早原则

2024-05-28 13:59 来源:99健康网

   一、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

  1. 子宫收缩乏力:这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指的是子宫肌肉未能有效收缩以关闭胎盘剥离后的血管,导致持续出血。

  2. 胎盘残留:胎盘娩出不完全,部分胎盘或胎盘碎片残留在子宫内,阻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

  3. 软产道裂伤:分娩过程中可能造成宫颈、阴道或会阴的裂伤,如果这些裂伤未能及时识别和妥善处理,会导致大量出血。

  4. 凝血功能障碍:孕妇可能存在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或使用某些药物(例如抗凝剂)等情况,这些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所有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的产妇更易发生产后出血。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产妇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和低体重指数的产妇等。

  产后出血需要立即医疗干预,以防止失血过多引起的休克和其他并发症。医生会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宫缩、手动清除残留胎盘组织、缝合裂伤或给予凝血因子等治疗。

  二、产后出血抢救4早原则

  产后出血抢救的"四早原则"是针对产后出血的紧急处理提出的指导性措施,目的是尽早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以减少孕产妇的死亡风险。这四早原则包括:

  1. 尽早呼救及团队抢救: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立即呼救并组建抢救团队,包括有经验的助产士、产科医师、麻醉科医师、护士等,确保及时有效的抢救。

  2. 尽早综合评估及动态监测:产后出血抢救过程中要尽早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包括准确估计出血量、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等,并根据情况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3. 尽早针对病因止血:快速确定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止血治疗。例如,如果是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则需要使用宫缩剂或采取手术止血措施;如果是产道损伤,则需要及时修补止血;如果是胎盘因素或凝血功能障碍,也需要针对性处理。

  4. 尽早容量复苏及成分输血:产后出血会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因此需要及时合理的容量复苏和成分输血,以维持和恢复循环血容量、携氧能力及凝血功能。注意控制输入过多晶体液,避免稀释性凝血障碍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这四早原则的实施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至关重要。

  三、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

  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的母体并发症和死亡。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在剖宫产时超过1000毫升。这种并发症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约有50万孕产妇死亡,其中约25%是由产后出血导致的。

  早期识别产后出血的方法包括:

  1. 准确估计失血量: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需要准确估计失血量,这可以通过观察产妇的出血量和生命体征来实现。

  2. 高度警惕产后4小时内: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大多数发生在产后4小时内,因此这个时间段需要特别注意。

  3. 主动对待第三产程: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是产后出血的高风险期,需要特别注意。

  4. 产后2小时内定时按摩子宫:通过按摩子宫,可以帮助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5. 积极主动处理宫缩乏力: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一个常见原因,需要及时处理。

  6. 注重高危因素的防范及药物的防治:一些高危因素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需要提前预防和治疗。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并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如果怀疑产后出血,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