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长期排卵期出血居然是息肉?7个方法帮你确认是排卵期出血

2024-05-28 14:37 来源:99健康网

   一、长期排卵期出血居然是息肉

  长期排卵期出血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有关。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间质过度生长被覆良性腺体上皮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淋漓不尽,或者阻止受精卵着床,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或者月经量增多。

  排卵期出血主要是因为在排卵期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出现脱落,而引起少量的出血。子宫内膜息肉与排卵期出血没有直接关系,但存在子宫内膜息肉,有可能会引起子宫不规则出血,可以加重排卵期出血的症状。

  如果子宫内膜息肉比较大,建议及时做宫腔镜把息肉摘除,否则在临床上如果计划怀孕,可能会导致受精卵不能着床,从而引起不孕不育。

  二、子宫内膜息肉出血和排卵期出血的区别

  子宫内膜息肉出血和排卵期出血,在外在表现上并不能有一个有效的区别。对于子宫息肉引起的出血,在月经的后半周期会有点滴、少量的出血,或者是出血量相对比较大。对于排卵期出血,是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开始,会持续1-2天,而且出血的量也不多。

  子宫内膜息肉常表现为月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者不规则的阴道流血。排卵期出血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两周左右,一般出血量少于月经量,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周。

  如果想要确诊是息肉还是排卵期出血,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个妇科彩超,如果存在子宫内膜息肉,在彩超上会提示有稍高回声团。因此,对于长期排卵期出血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B超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

  三、怎么确认是排卵期出血

  1.  观察出血时间:排卵期出血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大约在预计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出血通常持续数小时至2-3天,不超过7天。

  2.  出血特点:排卵期出血量通常少于正常月经量,颜色可能是红色或褐色,有时可能只是白带中带有血丝。

  3.  自我感觉症状:可以伴有轻度的下腹不适或腰酸,但这些症状通常不明显,且出血可以自行停止。

  4.  激素水平检查:通过抽血化验,检查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等激素水平,这些激素的变化可以作为排卵期的参考。

  5.  B超检查:通过B超检查卵巢、子宫、阴道以及输卵管等,观察是否有排卵期的形态变化,帮助确认是否处于排卵期。

  6.  排除其他原因:需要排除宫颈病变、宫腔病变等其他可能导致出血的情况,如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

  7.  医生诊断:如果自己无法确定,或者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果怀疑自己有排卵期出血,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建议。

  四、排卵期出血中医能调理吗

  排卵期出血可以通过中医进行调理。中医认为排卵期出血与肾阴虚、湿热、血瘀等因素有关,通过辨证施治,可以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来调理。

  1.  滋阴清热:适用于肾阴虚导致的排卵期出血,可使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

  2.  清热凉血:适用于湿热引起的不规律出血,可使用清火栀麦片、水牛角解毒丸等药物,并建议日常食用薏苡仁、山药等食物。

  3.  祛瘀止血:针对血瘀引起的排卵期出血,可使用益母草颗粒、血府逐淤丸等药物。

  4.  二至地黄汤:适用于肾阴不足的情况,能滋阴补肾,清热止血。

  5.  加减逍遥散:适用于肝郁化火,伴随情绪不稳、易怒等症状的情况。

  6.  清肝止淋汤:适用于湿热下行,出血伴有异味、瘙痒等症状的情况。

  7.  逐瘀止血汤加减:适用于有淤血,出血颜色暗红、伴有血块的情况。

  在调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且富有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血量大或持续不止,建议及时就医。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