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巴西一州19人因钩体病死亡 什么是钩体病

2024-06-20 09:47 来源:99健康网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19人因钩体病死亡】财联社6月20日电,巴西卫生部当地时间19日证实,目前该国南里奥格兰德州因钩体病死亡的人数已经上升至19人。目前,有关部门还在对4起疑似钩体病死亡病例展开调查,以确定死因,另有8例疑似钩体病死亡病例经检测已被排除。

  延伸阅读:什么是钩体病?

  钩体病,全称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以下是关于钩体病的详细解释:

  病原体

  1、致病性钩体是引起钩体病的病原。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旋,状如未拉开弹簧表带样。

  2、钩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或S字形。菌体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6~10μm,直径平均为0.1~0.2μm。

  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例如带钩体动物排尿污染周围环境,人通过皮肤、尤其是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接触受污染的水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方式。

  2、消化道传播也是可能的途径,进食被鼠尿污染的食物和水经口腔和食管黏膜也可感染。

  3、饲养或屠宰家畜过程中,接触病畜或带菌牲畜的排泄物、血液和脏器等也可能受感染。

  临床表现

  1、早期(钩体血症期):多在起病后3天内,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中期(器官损伤期):在起病后3~14日,出现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等。

  3、恢复期或后发症期:患者热退后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也可能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后发症。

  预防与治疗

  1、预防措施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和后发症治疗。病原治疗是关键,强调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

  3、钩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流行几乎遍及全世界,在东南亚地区尤为严重。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本病的存在和流行。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