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气血不足的人总喜欢蹲着?8个坏习惯容易“带走”气血,最好别再做了!

2024-09-02 16:57 来源:公众号

  一、如何判断气血不足,有哪些自我检查的办法?

  观察皮肤

  皮肤如果有光泽、有弹性、无斑点及皱纹,并且白里透着粉红,则说明血气充足;反之,如果皮肤无光泽、暗淡发黄、长斑且粗糙,则说明身体气血不足。

  观察头发

  头发乌黑、光亮、柔顺、浓密则说明气血充足,而头发干枯无光、容易分叉、发白发黄则可能表明气血不足。

  观察手部

  气血充足的人手温通常温暖,而手心烦热、出汗或手冰冷,则可能是气血不足。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也可能表示气血不足。

  观察睡眠

  气血充足的人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天亮;而气血不足的人可能会表现出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

  观察牙龈

  牙齿与肾的关系密切,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也可能与气血不足相关。

  观察眼睛

  眼白的颜色如果变得浑浊、发黄,表明肝脏气血不足;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代表局部气血不足。

  观察运动后的恢复情况

  运动后如果感觉浑身轻松、精力充沛,则说明血气充足;若出现疲劳、胸闷、气短等症状,则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观察声音

  气血充足的人声音洪亮有力,而气血不足的人声音可能呈现虚弱无力、叹息等症状。

  二、这8个坏习惯容易“带走”气血

  贪凉贪多

  长期过量摄入生冷寒凉的食物会损伤脾阳,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阻碍气血的化生。

  过度素食

  尽管素食对健康有益,但过度依赖素食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气血的正常生成。

  咀嚼不充分

  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吞下,会增加脾胃的消化负担,导致消耗更多气血进行消化。

  过度劳累与思虑

  过度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以及过度的思虑,都会消耗人体的元气,导致气血不足。

  过度使用手机

  长时间使用手机不仅伤眼,还会耗费肝血,进而对气血产生不良影响。

  头发不吹干

  睡前洗头后不吹干,可能导致湿邪入侵,损伤身体的阳气,影响气血的流通。

  晚睡熬夜

  夜晚是身体养气血的重要时段,熬夜会大量消耗气血,破坏身体的平衡。

  久坐、久卧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导致气血不畅。应适当活动,促进气血流通。

  三、有哪些中医方法可以帮助调理气血?

  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可以通过中药来补充。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党参、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丹参等,这些药材可以在医师指导下煎服,以补血益气。

  食疗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通过合理的饮食也能达到补养气血的目的。建议多吃红枣、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同时,可以食用“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等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功效的药膳。

  针灸

  针灸是中医治疗气血不足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这些穴位的艾灸或针刺能够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

  按摩和艾灸

  通过按摩和艾灸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减少瘀滞。特别是艾灸,可以温暖经络,促进气血顺畅,强化肝脏及消化道功能。

  运动调养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如慢跑、游泳、瑜伽、太极拳等,都是有益于调养气血的活动。运动可以促进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

  避免寒邪

  中医认为寒邪会导致血液瘀滞,因此,应避免食用寒凉食物,多食用温性食材,同时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和足部。

  情绪调节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压力和情绪波动,因为情绪波动会影响气血的流畅。可以尝试放松的活动,如瑜伽、冥想、听音乐等。

  经典方剂

  如归脾汤,这是一个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的多种症状。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