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六味地黄丸真的好用吗?

2011-01-21 10:37 来源:99健康网

  相传清道光年间,一个大年初一,湖北蕲水名士李士彬去给老师拜年。老师见他穿着一身蓝色绸缎衣服,便指着他的衣服出了一个上联 “三尺天蓝缎”,并示意要他对下联。李士彬想起从家里出来时,路上有一家药铺的招牌上写有几种方药正好用上,便随口答道 “六味地黄丸”。

  “六味”对“三尺”、“地黄”对“天蓝”、“缎”对“丸”,就连老师也点头称赞他对得切贴工巧。这个故事固然说明李士彬和老师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六味地黄丸在清朝就已经广泛应用。

  尽管六味地黄丸在清朝被广泛应用,但它却起源于宋朝。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是宋代著名儿科医学家钱仲阳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所拟的一首方剂。将方剂中的药物研为细末,加炼蜜制成丸剂即为六味地黄丸。

  从方剂的命名规律可知,组成该方的中药有六味,其中最重要的药物是“地黄”。现将原方列出供参考(编者注 其中中药用量已换算为现行剂量单位)

  熟地黄24克,山茱萸、山药各12克,茯苓、泽泻、牡丹皮各9克。

  六味地黄丸的功能与适应症

  六味地黄丸用途广泛,但主要是针对肾阴虚证而广泛应用的。本方配伍用药严谨,用于肾阴虚证不是单纯的滋补,而是既滋补其阴虚,也注意制约因阴虚(水虚)而产生的阳亢(火旺),使人体阴阳趋于平衡同时在方中应用茯苓、泽泻的健脾和渗利作用减少了因滋补而助湿的弊病。所以古代医家如薛立斋、赵献可等把它誉为“直补真阴(肾阴)之圣药”。#p#副标题#e#

  肾阴虚的具体表现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或潮热骨蒸、盗汗遗精、口燥咽干,也可见消渴多饮、虚火牙痛,亦可见舌红少苔、脉细而快等。我们将这些肾阴虚的症状分为以下五组,只要具备了其中的一组症状,就可以视为肾阴虚。

  ◆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手足心和胸口)或潮热骨蒸,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而快。

  ◆眩晕耳鸣,头痛面赤,或头脑烘热,或精神兴奋,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弦(绷紧如弦称为弦脉)。

  ◆消渴病(相当于糖尿病),咽干口渴,饮水多,小便多,舌红少苔或少津。

  ◆腰膝酸软,疲倦乏力,浮肿,小便不利,或小便异常(蛋白尿、血尿等),舌红少苔。

  ◆虚火牙痛,牙痛不严重,牙龈充血,红肿不明显,口燥咽干,或腰膝酸软,或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凡服用六味地黄丸者皆应有上述的一组或多组肾阴虚的症状,无论是上述何种情况,都应兼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少津、脉细的表现。#p#副标题#e#

  六味地黄丸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1.六味地黄丸用于肾阴虚的服用剂量、次数、时间,因病证、体质、年龄等因素而异。

  2.传统蜜丸,成人1次服1丸/15克 1日服2~3次,须持续服用2~4周。

  3.慢性疾病大多1日服2次,服用时间可达2至数月,阴虚体质者较易耐受。

  4.目前一般都服用国家批准生产的中成药制剂,因制剂类型不同,其用量稍有差别,但一般都较传统蜜丸用量小,可按药品标签或说明书服用,或遵医嘱服用。

  5.六味地黄丸虽然补中有泻,但毕竟是滋补的药品。凡滋补药品都有“滋腻”的副作用,久服会妨碍脾胃的运化(影响消化吸收等),出现舌苔浊腻,口中不爽,或口涎多痰,食欲不振,胸脘痞闷,或大便稀烂等症状。若出现上述情况须暂时停药。服药前就有这些症状者,更不适宜用本品。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