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急病来袭常在这些“点”:晚饭后入睡时后半夜

2011-09-22 16:09 来源:99健康网

  沈晓峰做了10年急救医生,前天是他当班。傍晚5点40分,他提前20分钟上班,一一清点核对急救箱中的药品、听诊器、血压仪,发现氧气包有点瘪,他马上去充满了气。“急救车空间小,每个仪器、设备必须归位合适,这样急用时,伸手就能摸到。”驾驶员姜勇,以及两位担架员都已经到位了。

  饭桌上吵架,老人突发心脏病

  日前,记者蹲点120急救点,当了一个晚上的救护生。面对一个学生,沈晓峰说,杭州人一般吃饭比较迟,总要晚上6点钟以后,吃饭的过程就可能发生一些急症。“吃太快噎牢是最常见的,还有的吃饭太兴奋,心脏、脑血管意外都可能。有些应酬喝酒的,一般是在吃饭时间后期有突发情况。”

  正说话间,沈晓峰的电话嘟嘟响起。“赶紧!胭脂新村,有位大妈,心脏病发了。”他一边说,一边拔脚往外走,驾驶员姜勇和两位担架员立马上车。120急救车驶出急救点时,离接完电话还不到一分钟时间。

  6分钟后,车到胭脂新村。楼下招手的是患者的丈夫,一脸焦急。“她有心脏病的,我说不要太激动,她听不进。” 车子还没停稳,沈晓峰带上急救箱跳下车,跟着担架员上了楼。病人在7楼,年纪60多岁,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闭着眼睛,手一直捂着胸口,碗筷还在桌上,没怎么动。

  沈晓峰进门后手脚利落地给老人听心脏,老人只说“胸闷”、“难过”。问老人以前有什么毛病,丈夫和女儿马上在一旁说,有高血压,五六年了。“妈妈你别生气了,身体不要气坏了。”女儿很着急。妈妈闭着眼睛没反应。估计一家人是饭桌上吵架,老人突发心脏病。

  按家属要求,这位患病的大妈被送往市一医院抢救。

  10点左右,结石等慢性病急发

  从浙一返回急救点,已经晚上8点多了,4位工作人员才开始吃饭。沈晓峰说,第一波高峰算是过去了,第二波要在晚上10点左右。

  果然晚上9点28分时,一位患者腹痛,急等救助。沈晓峰一行赶到时,这位50出头的女士说自己好多了。原来她晚饭之后,吃了朋友从马尔代夫带回来的水果,又喝了一罐酸奶,当时感觉胸闷脚软,话也说不出来了。家人一急,就打了急救电话。可没到10分钟,她的症状全消失了。

  沈晓峰还是给她做了简单的检查,发现血压、心跳都正常的,的确没大碍。患者和家人一商量,决定不去医院了,“谢谢你们,麻烦你们了。”

  沈晓峰说,9点多这个时间,老年人打急救电话的会比较多。因为有些患有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的老年人早早睡下后,体位发生改变时,结石移动嵌塞胆道或输尿管,结果会让他们痛醒。另外,患有溃疡病的老年人,若饮食不洁或受凉,加上夜间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增多,会引起胃痛。他们自己或是家人都会打电话呼救。

  后半夜,年轻人喝酒喝出问题

  沈晓峰说,后半夜是急救的第三波高峰。这个时候,要么是很急很重的突发病病人,要么是混酒吧的年轻人喝酒喝出了问题。

  休息了一个多小时,急救车又一次出动,接诊的是一位醉酒的年轻人,地点在一个临时的公司宿舍。“据说喝了一斤白酒,被人家送回来的,说失恋了,躺床上一动也不会动,叫也不应,真吓人。”同事说。

  记者跟着沈晓峰进屋,都是酒气。做初步检查,年轻人生命体征稳定,初步判断是酒精中毒。马上给他挂盐水,解酒。“醉酒的事情可大可小,有些人酒精中毒,需要去医院做血液透析。这个还算比较乖的,醉了就睡。以前碰到过喝醉酒对人又打又咬又踢的,我们几个都被打伤过。”沈晓峰苦笑一下。

  夜已经深了,时钟指向凌晨3点,从值班室窗子看出去,街道上几乎没什么人。沈晓峰上网看看新闻。

  凌晨3点44分,此时的急救铃声听上去更加焦急。“黄龙,中风。”

  车子很快开出。路上,沈晓峰说,杭州的老城区,老年人比较多,有些老人害怕夜间起床而限制饮水,结果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而发生脑梗塞。所以这个时间,也是很危险的时间。

  这次沈晓峰检查的是位老人,嘴角有点歪斜、肢体不能活动,对医生的问题回答得含糊不清。这是典型的中风症状,幸亏老伴夜里醒来发现情况不对,立马拨打了120急救。

  沈晓峰说,夜晚,尤其是后半夜三四点钟,心脏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发。

  这个晚上,沈晓峰出警9次,并不是最多的。最多时,一个班出警10多次,饭没的吃,厕所都来不及去。

  大杭州,急救点将增加

  记者了解到,杭州的120急救点,现在共有19个,分布在各个城区。市区相对密集。但如果按照50000人口设立一个急救点的标准配置,市区尚未达到,像杭州滨江、转塘、下沙等地,就更少了。杭州市急救中心主任应旭旻告诉记者,今年年底,我们将在滨江医院、下沙医院投入使用以后,马上跟进建立急救点,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

  来源:钱江晚报 (记者 王蕊 通讯员 汪丽红)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