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惊!情绪竟能影响胃健康

2009-09-10 15:06 来源:99健康网

  案例:害怕上学会殃及到胃

  一位15岁的孩子,进入初中后,成绩一度下降,以至于害怕到学校,只要一进学校门就肚子疼,严重时疼得在床上打滚、恶心呕吐,但一放假,什么事都没有了。

  暑假期间,省中医院消化科接诊了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主要是10岁至15岁的中小学生。

  为何害怕上学,会殃及到胃?甚至会厉害到打滚呕吐?

  采访专家: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陆为民博士

  胃的最高领导是中枢神经

  情绪是如何影响胃的呢?

  1930年,美国纽约医院医师吴尔夫,经由胃造瘘,实际观察了一位名叫汤姆患者的胃黏膜情况,完成了有关情绪压力对消化功能影响的研究。

  吴尔夫发现,当汤姆激动时,胃黏膜会发红,且分泌大量胃酸及胃蛋白酶,侵蚀胃黏膜,甚至造成清晰可见的溃疡,胃酸直接侵蚀胃壁,而发生胃痛;当汤姆情绪低落时,黏膜颜色转为苍白,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及胃排空功能下降,造成程度不同的恶心感,食欲也因此变得很差。

  为何情绪会引起胃如此的变化?这要说到自主神经。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专门支配内脏器官活动的神经。此神经有独立的中枢,名为植物神经中枢;这一中枢位于延脑,是三级中枢,受中脑二级中枢的制约;最终都由大脑最高级中枢控制。

  也就是说,肠胃的最高领导是大脑中枢,“情绪”是中枢神经的反应,必然会通过对自主神经的影响,而影响到肠胃等内脏器官。那情绪是如何影响“胃”的呢?

  自主神经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这一对神经所组成,交感神经主管幽门括约肌的运动和胃部血管的扩张与收缩,并能抑制减缓胃壁平滑肌运动;副交感神经则主控胃液分泌,加速胃的运动。

  当我们遇到压力,精神紧张、情绪焦虑时,在中枢神经的指挥下,交感神经会兴奋起来,让血液供应集中在心、肺、脑部和肌肉等重要器官,同时,肠胃血流减少,唾液、胃酸分泌也减少,消化蠕动减缓。

  当情绪放松时,在大脑神经中枢的指挥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起来,胃酸、肠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加快,活化消化机能,好好吸收营养。

  这就是为什么紧张时根本吃不下,或是一吃就觉得胃胀闷痛;等到压力状况解除,就想好好大吃一顿的生理机制。#p#副标题#e#

  胃是情绪变化晴雨表

  情绪不好殃及胃的现象,成年人中也相当多见。

  如,有位跨国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负责人,自上任起,就感压力很大。有一次跟客户谈生意,莫名其妙地频繁打嗝,之后,一遇到重要的客户,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有时还会酸水突然一下子涌到嘴里,他只好悄悄吞下酸水,可是一开口说话,嘴里气味着实令人难闻。

  去年年终公司年会上,当时他登台介绍成功经验,刚拿起话筒,居然打了一个声音雄厚低沉的嗝,惹得台下一片哗然,从此被人冠上了“满腹酸水经理”的头衔。

  这种现象太多了,如,临床发现,抑郁症患者,容易伴有胃食管反流现象.

  某些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等导致的疲劳、焦虑和心情抑郁,可致使溃疡病发生率的明显升高。如,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溃疡病的发生率就明显增加!

  其实这种现象我们平时都能碰到,如,心里有事吃不下饭,加班累了吃不下饭,受到什么打击后吃不下饭等。

  情绪低落,茶饭不思;情绪高涨,食欲倍增。胃和情绪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有专家称:胃,是人情绪变化的“晴雨表”,还有说是“情绪胃”的。

  胃上有大量神经细胞

  是胃肠道拥有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在体内居第二位,所以对情绪的响应,相当灵敏。

  胃肠道的植物性神经分布有两个来源:①外源性神经,指神经来自胃肠道以外的其它部位;②内源性神经,指神经来自胃肠及胆道壁内的神经丛。

  (1)兼有神经、内分泌双重功能

  它们有什么不同呢?随着医学的进展,人们发现体内的某些神经细胞本身就具有内分泌功能,这种“神经内分泌细胞”,有神经细胞的功能,但又具有分泌的特征, 这些细胞的一端(传入端)与其他神经细胞形成突触联系,会将神经冲动传递至细胞体;另一端(传出端)往往与血管紧密接触,形成神经血管器官。它们的分泌物不像神经递质那样进入突触间隙,而是进入血液循环,以经典的激素方式影响着远处的器官。

  (2)胃神经细胞与众不同:

  在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包括两个主要的神经丛: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丛。神经丛由神经节和节间连接来组成,节间连接散在分布形状不规则的神经节,组成图案样的网状结构。这些神经丛自食管下端的平滑肌部起,一直延伸到肛门的括约肌部,并与胆囊及肝外胆道的壁内神经丛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局部的神经系统。

  早在19世纪初期,就有科学家建议将胃肠道这个局部的神经系统,命名为“肠道神经系统”,并建议作为植物神经系统中的,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并列的第三个部分;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大量实验研究证明,肠道神经系统的独特性,组织连接的复杂性和神经细胞类型的多样性,确实不同于其它两部分植物神经系统。

  这种“神经内分泌细胞”可分为两组,一组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另一组分布于周围器官中。在胃、肠、胰等消化器官上就有此类细胞。

  也就是说,胃神经细胞在接受到大脑传来的“情绪刺激”的指令后,会立刻引起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双重反应,立刻引起胃肠蠕动的变化、消化液分泌的变化,而产生胃疼、食欲下降、上腹不适、饱胀、嗳气、恶心等症状。#p#副标题#e#

  欣赏诗画治好了胃病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志伤胃”,因此有了胃病,重 “调节情绪”。

  宋代有个文学家叫秦官,一次他得了胃病,情绪很不好,他有一个朋友,拿着王维的画来给他看,说:“你天天看这幅画,胃病肯定会好!”他觉得很奇怪,看画还能治好病?但朋友的面子不好驳,就每天躺在床上看那幅画,看到画中山清水秀的美景,画上题的优美的诗词,心情变得非常好,好像身临其境一样,过了一段时间,胃病果然好了。

  为什么秦官欣赏王维的诗画,治好了胃病?这要说到中医的理论。中医将人的情绪、精神功能归属于肝,例如郁闷、烦躁等症状就属于肝气郁结。“六腑以通降为顺”,如果“肝郁气滞”、“肝气横逆”,阻隔胃之顺降,进一步影响胃肠蠕动时,就称为“肝气犯胃”或“肝胃不和”,致使“胃气壅滞”了,这样,轻者胃胀,重者胃痛;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气郁化火,则烧心泛酸;日久气滞血瘀伤络,甚则出现胃出血。所以历代名医都说:“肝为起病之源,胃为所病之所”。

  自主神经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这一对神经所组成,交感神经主管幽门括约肌的运动和胃部血管的扩张与收缩,并能抑制减缓胃壁平滑肌运动;副交感神经则主控胃液分泌,加速胃的运动。

  当情绪放松时,在大脑神经中枢的指挥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起来,胃酸、肠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加快,活化消化机能,好好吸收营养。

  当我们遇到压力,精神紧张、情绪焦虑时,在中枢神经的指挥下,交感神经会兴奋起来,让血液供应集中在心、肺、脑部和肌肉等重要器官,同时,肠胃血流减少,唾液、胃酸分泌也减少,消化蠕动减缓。

  这就是为什么紧张时根本吃不下,或是一吃就觉得胃胀闷痛;等到压力状况解除,就想好好大吃一顿的生理机制。

相关标签: 胃病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