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阿司匹林疗法”有效吗?安全吗?

2010-03-08 14:09 来源:99健康网

“阿司匹林疗法”有效吗?安全吗?

  为什么要吃阿司匹林?

  袁彦伯指出,无论是心梗还是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形成血栓,这是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共同途径,所以,预防的措施就是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无血栓,无事件”。

  如何抑制血小板聚集呢?袁彦伯介绍,在临床上医生们发现,阿司匹林抗血栓效果好,同时还能保护血管,而其价格更是比白菜还便宜。所以,历经百年,它依然是风靡全球的预防心脑血管病基础药物。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全世界上百项的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可使心肌梗死减少1/3,脑梗死减少1/3,心脑血管病死亡减少1/6。

  Tips:中成药代替不了阿司匹林

  有些患者来就诊的时候,医生问,都吃了什么药。结果患者拿出四五种中成药,但最基本的阿司匹林却没有吃。袁彦伯认为,西医不反对患者使用中成药来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但是不能以中成药代替像阿司匹林、他汀类等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的核心基础药物。

  即便是吃中成药,也不能同时服用四五种,这些药物多具有相同成分,很容易造成药物过量。#p#副标题#e#

  怎样吃阿司匹林安全高效?

  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良药,但是它的副作用也在不断被揭示出来:胃出血、过敏反应、肝损害……很多人一边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心脑血管的疾病,一边又提心吊胆,害怕长期吃下去会有副作用。

  对此,袁彦伯指出,“是药三分毒”,但患者要权衡利弊,看看是药物给自己的益处大还是副作用大?“从患者的反映来看,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反应。如果患者胃功能不好,那么可按小剂量服用,同时,应在早餐后服用,尽量选择肠溶剂型,肠溶片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消化道的副作用。必要时可以加服保护剂。”

  由于阿司匹林有抗凝血作用,血友病和血小板减少患者禁用,哮喘、痛风、胃溃疡等患者应慎用。由于个体差异,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必须咨询专科医生,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

  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

  专家表示,在戒烟、健康饮食、控制体重以及规律适量运动的基础上,建议下列人群应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1、患有高血压病,年龄50岁以上或有眼底视网膜、肾脏受损者;

  2、糖尿病患者,年龄40岁以上或有合并高血压、肥胖、白蛋白尿和血脂异常之一者。

  以下人群则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再次发生———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有心肌梗死病史;

  有颈动脉狭窄等外周血管疾病;

  有慢性稳定性心血管疾病;

  曾有非心源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袁彦伯#p#副标题#e#

  相关链接:使用阿司匹林十不宜

  一、手术前一周应停用,避免凝血功能障碍,造成出血不止。

  二、饮酒后不宜用,因为能加剧胃粘膜屏障损伤,从而导致胃出血。

  三、潮解后不宜用,阿司匹林遇潮分解成水杨酸与醋酸,服后可造成不良反应。

  四、凝血功能障碍者避免使用,如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者。

  五、溃汤病人不宜使用。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出血或穿孔。

  六、哮喘病人应避免使用,有部分哮喘患者可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

  七、孕妇不宜服用。孕后三个月内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定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较大出血危险,在分娩前2-3周应禁用。

  八、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否则可引起中毒,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严重者酸碱平衡失调、精神错乱、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九、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不宜使用,有报道,16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患流感、水痘或其它病毒性感染,再服用阿司匹林,出现严重的肝功能不全合并脑病症状,虽少见,却可致死。

  十、不宜与某些药同用,与维生素B1同服,会增加胃肠道反应;与抗凝药双香豆素合用,易致出血;与降糖药D860同用,易致低血糖反应;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诱发溃疡;与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强其毒性;与速尿同用,容易造成水杨酸中毒。

相关标签: 心血管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