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失眠症状是应激反应 不是病

2015-05-04 11:19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失眠症状是应激反应 不是病

  在当今高压的社会下,很多人都出现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自觉多梦、早醒等症状,认为自己患上失眠症。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表示,出现这些症状并不意味他们都属于失眠症。在我国,大部分人属于失眠症状,只有少部分人属于失眠症,即失眠障碍。

  失眠障碍不等于失眠症状

  失眠症状不一定是疾病 失眠障碍属于睡眠障碍和精神障碍

  到底何为失眠症状,何为失眠症?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说,“所谓失眠症状,就是指当一个普通人面对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时,所产生的症状常常与应激反应有关。国人所谓亚健康状态,其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例如,学生考试前紧张睡不着,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睡不着等等。”潘集阳教授表示,偶发的失眠症状常常属于人体正常范围内的表现,它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大部分人面对这种由压力引起的应激反应时,能通过自我调节得以恢复。但也有少部分人由于应激反应过大,或时间过长而发展成精神障碍,出现失眠症状。

  “失眠症是指患者连续失眠三个月或以上,才能被称为失眠障碍。失眠障碍属于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和精神障碍之一。”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说,失眠症患者除了表现出失眠症状外,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有的甚至可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表示,根据流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性失眠障碍的患病率约在10%-15%之间;我国普通成年人群中,失眠障碍的患病率约在9.2%-11.2%之间。因此,失眠症患者仍属于少部分人群。但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也强调,不管是亚健康状态,还是生活的应激反应;当个体出现睡眠紊乱时,应及早做出调整,防止演变成失眠症。慢性失眠障碍一定要到睡眠医学中心进行专业诊断。

  新型安眠药安全性高

  但或使个体警觉性下降

  现在,越来越多人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失眠症状。但药物治疗失眠障碍是国外主要治疗方法。中国人认为药物会使人产生依赖,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说法正确吗?“安眠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老一代安眠药,即人们常说的安定类药物;另一种是较新型的安眠药,这是一种非安定类药物。”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表示,老一代的安眠药物,如安定等等,的确会使人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并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同时使个体的记忆力下降。但新型的安眠药有了较大改善,且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使用时间长,安全性较高。

  但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也表示,有临床实验表明,服食安眠药与没有用药的个体相比,对精神并没有太大影响,但部分人警觉性有所降低。而且安眠药在女性体内的代谢较慢,药效时间会随之增长。因此,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提醒,第一,需要时才服用——个体在睡前感觉难以入睡时,当晚提前15分钟左右服用。第二,美国FDA要求当患者为女性时,建议患者应切记将药量减半开始,这样才能保证患者隔天有充足的精神。

  出现失眠应及时调整

  长期失眠或伴发抑郁、焦虑症状

  虽然,现代的安眠药安全性较高,但仍有不少人对此持怀疑的态度。有的甚至为了避免产生依赖,而拒绝用药。为此,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告诫各位受失眠折磨的个体,需懂得权衡利弊。虽然部分安眠药存在副作用,但它能有效帮助你改善睡眠,保证你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显而易见,安眠药的利大于弊。

  除此以外,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表示,经管大多数人长期失眠虽然不会发展成重型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但容易感觉烦躁,无法静下心、焦虑等等,伴发情绪抑郁、焦虑等症状。不及时调整或改善,有可能发展成慢性失眠障碍。因此,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强调,当个体出现失眠症状时,应及时调整;必要时,应服用适量的安眠药。当这种症状出现三个月或以上时,应及时到当地各大学附属医院睡眠中心医院进行睡眠监测,向医生求助。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