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如何暖宫 学会3个小妙招帮女性暖宫抗衰

2016-10-12 09:21 来源:99健康网

  女性生理性较为特殊,其中子宫对于女性来说是特有的一个养生部位,子宫不仅是孕育生命的重要“场所”,对于更是维系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对女性健康极其的重要。但是,因不良的习惯所致,不少女性正备受宫寒的困扰。那么,有何方法来调理宫寒呢?排除药物调养之外,饮食内调也是极好的选择。

  今天小编就为各位女性分享3个妙招,只要掌握好便可以有效帮女性暖宫和抗衰。

  做什么能暖宫抗衰

  子宫长时间处于寒冷的状态,便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这也是造成气血淤滞的重要因素,而气血是女性之根本,若气血出现淤积便会使得肌肤及各项器官得不到血液的滋养便出现机能下降、提前衰老等症状,所以做好驱寒暖宫不仅是呵护女性健康,更是延缓衰老的重要保障。

  1、经常温水泡脚

  有句俗话常会说:“寒从脚起”,脚部素有“人体第二心脏”的称呼,并且在脚部上还隐藏了诸多重要的养生穴位及经络,而在用温水泡脚的过程中,能使得水中的热力之气对脚底的穴位和经络产生良好的刺激,对于驱除体内寒气很有帮助。

  并且,在泡脚的过程中还能促进脚部末梢神经的灵敏度,对于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大有裨益。

  但是,温水泡脚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保持在45℃左右即可,另外还可在泡脚水中适量加点暖宫“佐料”,其中生姜、花椒便是佳选,能使得温经活络、散寒理气的效果更佳。但是,处于经期中的女性最好还是不要泡脚了,否则易造成经期延长。

  2、睡眠滋养

  食补不如觉补,睡觉滋养是一个最为简单且易行的方法,只要保证每天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作息时间需规律便可。

  其中,睡眠滋养的前提便是拒绝熬夜,因为晚上23点至次日凌晨2点左右是人体各项器官进行代谢修复的重要时段,只有此时处于深度睡眠中,才能使得子宫以及其它各项器官处于良好的调节状态,这对于增强体质,防止寒邪之气入侵是很有好处的。

  并且,保证一个充足且优质的睡眠还能为肌肤的毛细血管供给生长所需的充足营养,对于改善肌肤的新陈代谢、增强弹性帮助很大,对于女性来说更是最为便宜的“护肤品”。

  3、勤晒背部

  背部是人体存藏阳气的重要部位,掌管人体阳气的七条经脉都汇集在背部的位置,所以说在日常经常晒背部对于升发体内的阳气,散寒暖宫是很有好处的。

  其中在后颈部最为突出的部位,也就是大椎穴所在的部位,此处的脂肪层比较薄,很容易受到外界寒气的侵袭,从而导致体内的寒气加重,而在晒背部的同时,能很好的驱寒保暖,同时身体还会将所吸取的阳气更快的输送到全身的各个部位。

  其中,上午十一点左右是太阳最好的一段时间,紫外线偏低,所以多晒会太阳能使人感到温煦柔和之感,对于活血化瘀也是极好的。

  所以,在某一个闲暇的午后,不妨为自己泡上一杯咖啡,准备一本喜爱的书,尽情沐浴在阳光下,让阳光洒在背部上,惬意的享受小资的生活,同时还能收获健康哦!

  防止宫寒的方法

  1:宫寒主要就是子宫常受寒气侵袭而引起,所以在日常一定要注重腹部的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物。

  2:经常迈开腿多运动能有效的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使得全身处于温暖状态,有效防止宫寒的产生。

  3:中医认为,女性属阴,多为寒性体质,因此莫要贪恋凉、寒食,以免消耗过多的阳气,加重寒邪之气的产生。

  吃什么能有助暖宫

  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调养是现在十分流行的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的贴近的方法,所以说要想更好的驱走子宫内的寒气,通过进食一些暖宫的食物便是不二之选。

  1、红豆

  中医认为,红豆性平、味甘,具有极好的除水利湿、滋补身体的作用。另外在红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维他命、蛋白质、铁质、矿物质等营养素,这些成分都是人体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素,其中所含的铁质元素十分的丰富,并能被人体快速的进行吸收,所以多吃点红豆便能有助于血虚症状的调节,同时也能促进行气活血,对于驱除体内的寒气十分有益。

  2、当归

  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不错的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养生功效,素有“血中圣药”的称呼。

  所以,在日常便可以通过吃点当归来帮助暖宫,其中最为常见的食用方法便是用当归泡茶喝,在泡水的时候加入几片当归,便成为一款不错的茶饮暖宫茶。另外,用当归煲汤或者炖鸡都是极好的。但是,当归毕竟属于中药的一种,一定要注意用法及用量。

  3、红花

  红花是一种具有滋补效果的中药材,中医认为,红花性温、味辛,具有活血痛经、驱寒的保健功效。其中,对于女性而言多吃点红花对于疏散体内的淤血、温煦子宫来说很有帮助。其中,用红花泡茶喝或者用红花煮鸡蛋都是不错的食疗方法。

  另外,在经期中适量食用点红花对于缓解痛经也是很有帮助的,但是红花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因此在经期中不宜食用过多,以免造成经血过多,对正常的经期产生不良的紊乱。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