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四川女婴接种疫苗后瘫痪 接种疫苗后瘫痪是什么原因

2024-03-26 09:47 来源:99健康网

   四川女婴接种疫苗后瘫痪

  刘彩(化名)9岁了,每天只能靠流食维持生命,靠开塞露完成排泄,靠大人辅助康复训练,以缓解脑部和肌肉萎缩。专家组出具的调查诊断书载明:刘彩生于2015年8月10日。2016年1月19日,刘彩在四川省内江市中区玉溪社区服务中心(简称“玉溪社区医院”)接种疫苗。回家后出现惊厥、发热等症状。次日出现腹泻、病情加重。经多家医院确诊为病毒性脑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十余种严重疾病。

  2024年3月25日,刘彩的母亲刘成英告诉记者,根据法院的判决,医院只承担40%的责任。她坚持认为,女儿刘彩是被注射了非正规渠道购进的或过期的疫苗,从而导致了这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接种医院应该承担全部责任。

  上述专家组出具的调查诊断书显示,玉溪社区医院为刘彩接种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均与省、市、区疾控中心供应的相应疫苗批次不一致。但该社区医院称疫苗来源渠道正规,且在有效期内。只是该院工作人员对疫苗批次记录存在不规范和瑕疵。

  西南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后来就刘彩颖伤残等级、后续医疗费评估、护理期限评定事项作出鉴定:颅脑损伤为一级伤残,护理期限为生存期长期护理。鉴定报告载明,“被鉴定人刘彩不能抬头、说话、不能独坐、翻身、行走、不能主动觅食,四肢不能爬行。”鉴定认为“刘彩需长期用药,并辅以康复治疗。其治疗方案不确切。无法评估后续治疗费”。

  2022年12月30日,内江市中区人民法院重审改判,医院承担40%责任,赔偿刘成英41万余元,减去医院的此前支付费用,应支付31万余元。刘成英不服,提起上诉。2023年7月6日,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玉溪社区医院仍承担40%责任,不过,赔付金额改判为48.197.88元。刘成英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诉,提出再审申请。2023年12月21日,四川省高院驳回刘成英的再审申请。

  2024年3月25日,刘成英告诉记者,至今拿到的赔偿费用总共40多万元。这些钱很难应对未来更大的康复治疗和生活支持。女儿的康复看上去还遥遥无期,她会继续申诉。

  接种疫苗后瘫痪是什么原因

  接种疫苗后出现瘫痪的情况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副作用或偶合事件。瘫痪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疫苗接种后的偶合事件:偶合事件指的是接种疫苗后,个体恰好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其他非疫苗引起的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疫苗接种在时间上重合,但并无因果关系。例如,在搜索结果中提到的四川女婴案例,专家组认为接种的疫苗与省、市、区疾控中心供应的相应疫苗批次不一致,存在不规范接种行为,但不能绝对排除偶合因素。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虽然极为罕见,但某些个体可能对疫苗成分过敏或产生异常反应,这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瘫痪。在上述案例中,法院判决医院承担40%的责任,但专家组认为这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个体健康状况:个体在接种疫苗前的健康状况可能影响其对疫苗的反应。例如,如果个体在接种前已经存在某些未被诊断的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接种后显现出来。

  疫苗管理不规范: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疫苗的管理和接种过程不规范,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例如,疫苗的储存、运输不当,或者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都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疫苗接种后的瘫痪是非常罕见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疫苗被认为是安全且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手段。在接种疫苗前,医疗专业人员通常会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疫苗接种的潜在风险,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如果出现任何异常反应,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接种疫苗后瘫痪能康复吗

  在某些情况下,瘫痪可能是由于疫苗接种后的偶合事件或异常反应引起的。例如,有案例中的个体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这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症状可能包括肢体无力和瘫痪。多发性硬化症的病程和预后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经历复发和缓解的周期,而有些人的病情可能会逐渐恶化。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在其他情况下,瘫痪可能是由于疫苗接种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或管理不善导致的。例如,如果疫苗存储不当或接种人员未能正确执行接种程序,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在这些情况下,及时的医疗干预和适当的法律途径可能有助于减轻受害者的负担。

  总的来说,接种疫苗后瘫痪的康复情况取决于瘫痪的具体原因和个体的响应。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适当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或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完全康复可能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跨学科的专业团队合作和持续的支持。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