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什么程度才需要做胃镜?这五种情况建议胃镜检查

2024-06-28 16:54 来源:99健康网

  胃镜,又称上消化道内窥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通过一条细长的管道(即胃镜)插入患者的食道、胃和十二指肠,使医生能够直接观察这些部位的内壁情况。胃镜在诊断和治疗多种上消化道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做胃镜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什么程度才需要做胃镜

  一、疑似上消化道疾病

  1、胃炎:当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感、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医生可能会怀疑患者患有胃炎。此时,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从而明确诊断。

  2、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受到胃酸或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者常表现为餐后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胃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溃疡的大小、深度、位置以及周围黏膜的情况,有助于诊断胃溃疡并评估其严重程度。

  3、胃息肉: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通常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上腹部不适、隐痛、恶心等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以观察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并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什么程度才需要做胃镜

  二、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此时,胃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原因,还可以进行止血治疗,如喷洒止血药、电凝止血等。

  三、上消化道异物

  患者可能在进食时不慎将异物吞入消化道,如鱼刺、骨头、硬币等。这些异物可能卡在食管或胃内,引起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此时,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异物的位置、大小、形状,并决定是否需要取出。

什么程度才需要做胃镜

  四、食管疾病

  1、食管炎:食管炎是食管黏膜的炎症性病变,患者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等症状。胃镜检查可以观察食管黏膜的病变情况,从而明确诊断。

  2、食管狭窄:食管狭窄可能由食管炎症、瘢痕或肿瘤等原因引起,导致食物通过困难。胃镜检查可以观察食管狭窄的程度和原因,为治疗提供依据。

  五、肿瘤筛查

  对于胃癌等上消化道肿瘤的筛查,胃镜检查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发现可疑病变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总之,胃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在诊断和治疗多种上消化道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患者出现上述疑似上消化道疾病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考虑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等),也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筛查肿瘤等病变。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