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核病的症状有哪些

百科 皮肤科 细菌性皮肤病 皮肤结核 皮肤结核的症状 皮肤结核病的症状有哪些

皮肤结核病的症状有哪些

  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毒力、传播途径、发病方式及机体免疫力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外源性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接种可造成皮损,见于结核性下疳、疣状皮肤结核,偶尔见于寻常狼疮。内源性感染引起的皮肤结核包括瘰疬性皮肤结核、急性粟粒性结核、结核性树胶肿、腔口皮肤结核和寻常狼疮。皮肤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形成所谓的结核疹。

  1。 结核下疳:又称原发接种性结核,占皮肤结核的1%~2%。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经皮肤和(或)黏膜接种。一般发生于结核分枝杆菌进入皮肤后2~4周,形成无痛性、坚实的红褐色丘疹结节,缓慢增大,最终形成边界清楚的侵蚀性溃疡。通常在3~12个月内自愈,遗留萎缩性瘢痕和局部淋巴结钙化。偶尔可以演变为疣状斑块、瘰疬样皮损或寻常狼疮。常常会蔓延到淋巴管引流区域及局部淋巴结。结核菌素试验(TST)早期阴性,后期阳性。

  2。 疣状皮肤结核:约占皮肤结核的40%,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经皮肤和(或)黏膜接种。大多由于外源性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到皮肤易受外伤部位所致,如手指、手背、臀部等暴露部位。皮损开始为一个小的、坚实的疣状丘疹,逐渐向周围扩大,形成坚实的红褐色疣状斑块。皮损中央可出现脓液及角化性皮屑,轻压有波动感。数年后斑块可自愈。TST阳性。

  3。 瘰疬性皮肤结核:某一部位(如骨或淋巴结)结核,其局部皮肤受累,也可发生于接种BCG或TST后。开始为一个坚实、深在的皮下结节,有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聚集,被称为冷脓肿。化脓性结节破溃后成为继发溃疡或形成窦道。由于窦道形成,结核分枝杆菌随之感染其上方真皮组织。溃疡的边缘往往呈蓝色,边缘不清楚,基底可见柔软的肉芽组织。有时可形成多发性溃疡。溃疡愈合后,局部可形成瘢痕疙瘩或萎缩性瘢痕。TST常阳性。

  4。 腔口结核:少见,内脏活动性结核感染经天然口腔或窦道排出后自身接种于邻近皮肤或黏膜,主要有肺、肠和肛门生殖器,最常见的是口腔,尤其是舌。偶尔由外源性感染引起。初发病变是一个水肿性红色丘疹,逐渐形成具有潜行性边缘的溃疡。溃疡疼痛,难于治疗且不易自愈。TST多变,常阴性。

  5。 寻常狼疮:占皮肤结核的10%~15%,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传播途径包括直接蔓延、从结核病灶经血液或淋巴传播或再感染。皮损可表现为斑块或斑片、溃疡或致残、增生、肿瘤样和丘疹结节。典型的病变是由丘疹结节组成的红棕色斑块,玻片压诊呈苹果酱颜色。随着斑块不断扩大,中央形成瘢痕。数年后可以导致组织破坏。头颈部最常受累,特别是鼻子、面颊和耳垂,口腔黏膜也可受累。TST常阳性。

  6。 急性粟粒性结核:又称播散性皮肤结核,婴幼儿多见,少见于成人和青少年。从免疫力低下患者肺部原发病灶经血液播散或继发于病毒感染。初发皮疹为针头大小紫红色丘疹,上有水疱,这些水疱中央形成脐凹,然后结痂。皮疹愈合时,遗留具有褐色边缘的白色瘢痕。TST常阴性。

  7。 结核性树胶肿:也是因菌血症接种至皮肤所致,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或免疫力低下的宿主。表现为坚实的皮下结节,慢慢软化或形成一个边缘不清的肿块。上覆皮肤逐渐受累形成一个潜行性溃疡,常有窦道形成。四肢较躯干更易受累。TST常阴性。

  8。 结核疹:常发生于具有较强的抗结核细胞免疫的个体内,由于内在原发病灶结核分枝杆菌(或具抗原)经血源性播散,在皮肤产生免疫反应。开始为Arthus样反应,逐渐演变为肉芽肿性炎症反应。对于结核疹的发病机制及其与结核分枝杆菌的联系目前仍有争议。

相关词条
查看更多 收起
相关文章
工具推荐 更多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