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孩子挑食怎么办?

2010-04-20 09:09 来源:99健康网

孩子挑食怎么办?

 对付孩子挑食的十大原则 

    孩子吃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发育。无怪乎家长们都把给孩子补营养、均衡饮食当作头等大事。可家长的意愿是一回事,孩子的配不配合又是一回事。怎样才能让他们克服挑食、偏食的坏毛病?不妨看看中美两国专家给出的建议。    

   对付挑食十大原则   

    对孩子挑食行为的矫正,是个说来不难,做起来却极为复杂、琐碎的事。幸好,其中还有些原则可以遵循。

 第一,常带孩子到超市或菜市场采购食品。让他对食品产生兴趣,这会促使孩子勇于对新食物进行多次尝试。

 第二,不买你不希望孩子吃的食物。不要老想着把冰箱填满,如果要填,也要放你希望孩子吃的东西。不要让孩子随手就能拿到那些垃圾食品。

    第三,避免分散注意力。我们不要在吃饭时看电视、讲故事,要在固定场所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进餐上,而不是游戏或其他的玩乐中。

    第四,家长要让孩子体验饥饿,而后获得饱腹感。一般要求两餐的间隔时间是2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在这期间,一定要限制零食或高热量的东西。

    第五,多做口腔训练。现在我们吃的东西太细,这会使口腔缺乏运动,对很多食物产生触觉防御,造成儿童偏食。通过口腔的运动则可以消除这种不良现象。

    第六,每一种新食物喂20次以上。克服对新食物的恐惧,需要早早引入,从4-6个月开始,循序渐进,并保证一定的喂食次数。新食物添加通常要15次以上,但对独生子女来说,还要更多,比如20次。

    第七,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食物掺着喂。把孩子不喜欢的东西和喜欢的东西放在一起,循序渐进地喂。开始时,以孩子喜欢的东西为主,不让他感觉到吃的食物当中,有他不喜欢的,慢慢再把他不喜欢的食物加量,使他耐受。

 第八,做孩子的榜样。家长吃什么,通常孩子就会跟着吃什么。有些人说,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很好,为什么一回来就不好好吃了?其实,这是榜样的力量还不够。除了妈妈的示范之外,包括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进食也有相当的影响。

    第九,鼓励用食物玩游戏。比如,用趣味名称称呼食品,或者是做成各种形状,这能激发他们对食品的兴趣,这尤其对那些对什么都感兴趣,就是对食物不感兴趣的孩子有效。因为当你把食物做成小白兔、小猴子时,会让他感到这也是个玩具,进而产生兴趣。

    第十,进餐时间要保证在25分钟以下。这跟儿童的注意力、饮食习惯、行为都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家长可以等15分钟,如果他还是不吃,就把菜拿走。如果他想要吃了,就从此刻开始计时,限制在25分钟左右,过了这个时间,即使吃不完,家长也要把饭拿走。因为两三岁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在一个多小时里把心都用在吃上。提前把饭菜挪开,或许他在吃下一餐时,反而有胃口了。#p#副标题#e#

 挑食需要对症下“药”   

    虽说很多挑食问题不算病,但在纠正过程中,“对症治疗”也是没错的。美国著名小儿胃肠专家班尼·科兹纳教授介绍说,目前对于饮食行为问题的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过,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可以考虑将其分为六类,家长们可以逐一对照。

    第一类是状态调节障碍,一般出现在新生儿身上。不停哭闹,不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清醒、安静的孩子,很容易因紧张在喂养过程中出现问题。此时,家长一定要首先考虑调节其情绪,而后,挑食、厌食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类是互动障碍。这在临床中见到的并不多,如果出现,也多在8个月左右时。这些孩子因为家长的忽视,缺乏互动,所以在视觉以及情感表达方面都存在障碍。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出现喂养问题,建议最好先检视一下自己是否尽到了心。

    第三类是厌食症。这种孩子的表现往往是食物摄入不足,持续1个月以上。它往往发生在食物转换期,也就是换固体食物时。此时,孩子除了对食物不感兴趣,对其他所有东西都感兴趣,会到处跑,表现出非常强的自主性,看上去生长、发育都基本正常,但可能存在不规则的睡眠。对这种情况,家长不能满屋子追着喂,否则只能加重他的不良饮食行为。应该首先减少用餐的冲突,不要逼着他吃,其次就要试着引发他对食物的兴趣,并给孩子立好规矩,让他清楚,吃饭时,不允许到处乱跑、乱玩。

    第四类是感官上对食物的厌恶。这些孩子通常是对特定一些质地或味道的食物拒绝。这种行为在临床上被称为触觉防御,对有些东西强烈地拒绝,而对他喜欢的就非常偏爱。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尽早引入各种食物,使他能够克服对新食物的恐惧心理,但绝对不要用食物去贿赂他,说“如果你吃了什么东西,我就怎样。”

    第五类是外伤等造成的器质性疾病。他们往往在进食时发生哽咽,或口腔运动有问题、有心血管疾病等。这也需要到医院查明原因并严格治疗。

    第六类是因为并发有器质性疾病。这些孩子往往在吃东西后,会有呕吐等不良反应,所以他对进食非常害怕,往往是在半睡眠状况下才能吃。这就需要配合正规的治疗了。

    孩子挑食影响不大   

    在家长眼中,自家孩子不挑食的似乎不多。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学中心发育与行为儿科主任金星明教授表示,近六成的家长都曾抱怨孩子吃得少,吃得慢,总挑挑拣拣。但其实,偏食、挑食问题并不像家长想的那么严重,对孩子成长也不会有大的影响。#p#副标题#e#

    不吃新食物源于自身的保护机制

    “对食物有偏好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国著名小儿胃肠专家班尼·科兹纳教授表示,其一是个人基因差别;其二是从生物学观点来说,人有保护机制。他们在面对新事物时,都会先恐惧,再慢慢熟悉。食物之于孩子也是一样,有研究显示,通常人们吃新食物要15次以上,才能够耐受。

    此外,一个人吃饭时的胃口还会受到心情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2岁的孩子来说,饭桌是他们天然的战场,他们需要通过发脾气、使性子来显示自己自主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口中的命令就常常会变为孩子的一种折磨,以至于他们以后看到同样的食物都会难受、不舒服,拒绝再吃。

    轻微偏食不影响智力、身体发育

    金星明告诉记者,家长之所以对孩子的挑食、厌食问题格外看重,无非两个原因:怕缺了营养身体发育受阻,或是害怕对智力发育产生影响。

    但实际上,如果只是轻微的挑食,比如对某些有特殊味道食物的拒绝,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发育。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尽管身高、体重是衡量孩子发育正常与否的标准之一,但却不是绝对指标,就像父母都不高的,孩子个头不够高也是正常。

    至于智力发育,科兹纳教授特别指出,不要把饮食和智商直接挂钩,因为智商受到遗传,以及社会因素、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甚至亲子关系等多方面的影响,饮食只是其中的相关因素之一,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家长需要改变观念

    那么,是不是说孩子挑食就可以任其发展了呢?当然也不是。

    准确来说,轻微的挑食、厌食不属于医学上说的进食障碍,但却属于进食问题。金星明说,解决它,最重要的是改变家长的理念,并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行为矫正方法。

    比如,国外研究发现,挑食偏食的儿童往往拒绝水果、蔬菜比较多,而我国却是拒绝水果较少,拒绝蔬菜较多。这就是因为多数家长有个误区,认为水果是好东西,水果能代替蔬菜。所以,家长的正确认识对孩子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p#副标题#e#

孩子挑食怎么办?

    吃饭时,家长要有关爱的碰触

    试验证明,友好的、有情感色彩的碰触会使儿童的喂养困难问题减少。因为亲子间良好的互动,可以减少双方的焦虑,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吃饭。

    每顿吃多少,应该孩子决定

    成人决定了孩子应该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在什么地方吃。但究竟吃多少,应该孩子来决定。比如,孩子上顿吃得很多,下顿吃得很少就没必要紧张,因为他有自己的肠胃调节机制。

    不要备着手绢随时给孩子擦脸

    拿着小手绢,他吃两口,你擦两下,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感。所以家长要允许一定的混乱,你要做的,充其量就是在地上铺些东西,或者在孩子身上放围嘴。此外,还要容许孩子做进餐的准备,比如拿勺、拿碗等。

 不论孩子胖瘦,都不能喝果汁

    果汁不是好东西,它会使瘦的孩子越来越瘦,因为果汁替代了牛奶,营养和能量都会跟不上;也会使肥胖的孩子变得更胖,因为果汁里含高糖,或者其他一些高热量的东西。
    
    家长的中立态度很重要

    孩子吃东西,你不要大呼小叫,表现得很高兴;他拒绝吃你喂的东西时,也不要给脸色、训斥,更不要很夸张地哄骗孩子进食,比如拿着个小飞机,等到他一笑,一张口,就把食物喂进去。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