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老年人患遗尿症有哪些原因

2015-09-17 09:49 来源:99健康网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原发性遗尿的主要病因可有下列几种:

  ①大脑皮层发育延迟,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在睡眠后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将尿液排出;

  ②睡眠过深:未能在入睡后膀胱膨胀时立即醒来;

  ③心理因素:如患儿心理上认为得不到父母的喜爱,失去照顾。患儿脾气常较古怪、怕羞、孤独、胆小、不合群;

  ④遗传因素:患儿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较高的遗尿症发病率。

  那么,老年人患遗尿症要怎么治疗呢?

  遗尿现象会让老人感到非常尴尬和难堪,所以作为子女的我们首先要端正心态,不能嫌弃老人,多一些关怀,尽量说服老人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种现象,很多遗尿现象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都是会好的。

  帮助老年人保持好自身的卫生,勤换衣服,洗洗澡,理理发,一个干净的环境会减少很多细菌滋生的可能。有空的时候就回家做顿好吃的,陪老人说说话,散散步,多交流交流,让老人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温馨提示:饮食上也得注意一些,让老人吃些好消化的而且营养价值高的东西,不要再喝酒了,按时休息,经常出去运动运动,锻炼好身体,增加身体的免疫力,也许器官的功能很快就恢复了。

相关标签: 治疗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