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心老促进了脑老” 预防老年痴呆从青年开始

2010-10-18 10:31 来源:99健康网

  学生比老师还显老

  个案1:一位64岁的朋友说:一天我到一位老同学家去,我直呼其名,他却用呆滞的眼神看着我,毫无反应。按说,他小我两岁,比我晚退休两年,不该如此呀!他的老伴说:“主要是成天呆在家里,不与人接触,什么事也不做,脑子也不想动!”

  老同学终于回过神来,说:“难得你来看我!”我约他去拜望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老师年过八旬,却思维敏捷、侃侃而谈,显得比我们还年轻。

  个案中的“老同学”显然是脑衰老了。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孤僻闭塞、不好与人交往、拒绝参与社会活动等,一般还不至于影响到自身的生活,是“脑生理性衰老”的表现(请和病理性衰老分开)。

  但是,为何老师的脑衰老比学生还慢?原因是老师的心理年龄比学生年轻。

  心理年龄,是指人的“心理特征”所表露出的年龄,与实际年龄不完全一致。“人老心不老”,是指心理年龄低于实际年龄,如个案中的老师;“未老先衰”,是指心理年龄高于实际年龄,如个案中的学生。

  神经心理学认为,人的脑衰老影响心理衰老;而心理衰老同样也影响脑衰老。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大脑和心理,为何关系如此密切?因为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有位加拿大的医生在做脑手术时,发现“对脑的某个部位进行刺激,引起了患者的记忆”;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也发现,在记忆活动中,神经突触上的核糖核酸增多了,从而发现核糖核酸是记忆的物质基础。

  我国2003年“衡阳大火”后,一些亲历了这场灾难的消防队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做噩梦、神经过敏、痛苦画面不断闪现等症状,进行6个月的心理治疗后,这些症状都消失了。心理专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前后对比,发现:心理治疗前,消防队员的部分脑区灰质密度降低,大脑主管记忆的区域“海马”有明显的功能损害;心理治疗后,“海马”恢复了正常。

  这些研究证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p#副标题#e#

  脑细胞天天在流失

  生活中,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心理表现有很大差异。

  个案2:南京一个小区以旧换新机顶盒。年轻人均兴高采烈地来换;而很多中老年居民却不肯换。有一位换了,发现开电视的程序复杂了,认为没有旧的好用,又拿来退掉了。

  个案3:有位年轻人走在慢车道上,发现一位老人骑自行车迎面而来,立刻让开了,而那位老人仍很气愤地揪住他,将他痛骂一顿。

  为何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心理表现会有如此差异?脑衰老了,心理功能自然也随之改变了!

  大脑和其它器官一样,会不可避免地衰老:人40岁左右时,大脑进入中年期,脑细胞每天要流失1万多个;随着生理机能的整体衰退,血循环能力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致使脑摄氧量减少;神经细胞皱缩,神经纤维再生能力减弱,等,都导致了脑的生理性衰老。

  脑衰老后,有记忆力减退等诸多特征;“心理”则相应地会出现:想像力减弱,理解能力下降,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学习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减弱等。有的人在性格方面也发生了改变:变得孤僻闭塞,兴趣范围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性不足,不愿改变现状,固执已见,喜欢较真,情感平淡等心理衰老的特征。

  生活中常看到一些老人像个案3那样,因一点小事和你死缠。那是脑衰老后,思维通道狭窄的一种表现,请年轻人见谅。#p#副标题#e#

  大脑会越用越新

  既然大脑会自然衰老,那为什么个案1中的老师的思维却仍那么敏捷?原因是大脑还有个重要的生理特性——越用越新。

  科学家解释其原因——

  突触:两个神经细胞间的微小空隙叫突触,突触的职责,是在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保证信息在细胞之间的正常流动。如果经常动脑,信息在细胞间经常流动,头脑就可保持灵活高效。

  血管:勤用脑的人的脑血管多处呈舒张状态,充足的血供滋养了脑细胞,延缓了大脑衰老。因此,勤用脑的人,尽管年岁高达七八十岁,但其思维过程仍能像青年人一样敏捷,并保持着完整的认知能力,其听力、视力和反应能力均较同龄人好。

  美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杰尔说:“人的大脑就像肌肉,越用越好用,越用越灵敏。”

  诗歌是需要想像力的,陆游在95岁临逝前,还写下了震撼人心灵的诗篇《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晚年时,将居室取名“老学庵”,他是我国诗歌史上产量最多的一位。

  个案1中的语文老师,据介绍,喜欢看书,喜欢创作,因此虽年过8旬,仍“思维敏捷”。

  为什么有人始终用脑不辍,如个案中的老师;有人却“连脑也不动”,如个案中的学生?原因在人的心理年龄衰没衰老。

  人心老后,其核心表现是“不用脑”,如,身子懒,思想懒,不读书、不看报、不动脑、不思考问题;寡言少语;对什么人也不关心,对什么事也不感兴趣;什么事也不想干,什么活动也不想参加;接受不了新事物等。

  个案中“学生”的老伴说他:“成天呆在家里,不与人接触,什么事也不做,脑子也不想动!”就是说其“心”老了。

  “不用脑”,对大脑的危害很大——不用脑,大量脑细胞将出现“废用性萎缩”。脑细胞得不到刺激,皮质醇分泌增多,影响多种神经递质的功能,就会出现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严重者形成老年痴呆。

  不用脑,神经系统经常处于不活跃状态,影响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导致大脑“未老先衰”。

  不用脑,“大脑越用越新”的生理特点难以开发出来。突触有个特性,是长期得不到刺激时会发生退化。“突触退化”,比神经细胞的流失对人的冲击还大。突触退化了,神经细胞间的联络不畅了,反应迟钝、思维通道狭窄、难以接受新事物等心理老化的现象均出现了。

  个案中的学生“心老了”,“连脑也不动”,所以“刚步入老年,记忆力就不好,思维迟钝,精力不足”。#p#副标题#e#

  感觉自己多老就多老

  为什么有人会“人老心不老”,如那位老师;有人却“未老先衰”,如那位学生?原因是人的心理年龄不仅受大脑的影响,还受社会心理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年龄,是一种心理感觉,也就是说,一个人自己感觉有多老,其就有多老。

  传统的社会心理认为,“一个人到了退休年龄,就说明他老了”。如果一个人受这种心理的影响,在潜意识里,就接受了自己是老人的“事实”,认为自己是“人到码头车到站了”,甚至是“在家吃饭等死了”。个案中的学生就是这样,退休后,“成天呆在家里,不与人接触,什么事也不做,脑子也不想动!”

  澳大利亚的调查发现:有50%的人希望延迟退休,以保持思维活跃和大脑健康。

  年轻时要挑战心智

  个案中的老师,也经过了退休这道坎,那他为何仍能“人老心不老”?原因是,人的心理年龄还受“个人特质”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年龄取决于他(她)在环境要求下所做出的反应,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则是由其“个人特质”决定的。

  世界著名的神经心理学家埃尔克诺恩·哥尔德伯格博士说:那些年轻时喜欢挑战心智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其神经模式和认知程序逐渐积累,形成智慧,到老年,会更加本能地作出有效的决定。

  如,一位退休老师,退休后在家抓起了孙子的教育,继续探索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南京一批军事院校毕业的老大学生,退休后开始研读文学历史,用理工科的眼光,探讨社会问题,并将独到见地著文,还写诗,填词,在同学中传阅。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更是个中典型代表,她在卸职前说:“真正的人生从65岁开始,现在是我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

  而那些在年轻时不喜欢挑战心智的人呢?其个人特质一般是“性格内向”、“没有朋友”、“没有兴趣爱好”,就难过退休这道坎了。

  如个案中的学生,据介绍,“工作时,他就少言寡语,不善交友,上班做完事,就往家里奔。这两年,同学聚会,喊他,他也不去”。

  那些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那些认为“退休就是在家吃喝等死”的,大都是“在年轻时不喜欢挑战心智”的人。#p#副标题#e#

  再给自己一个梦想

  那如何才能像个案中的老师那样“始终感到青春常在,充满活力和自信”呢?那些“年轻时没有做好准备”的人,退休后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起来呢?

  首先要融入到新的“社会支持系统”中去。

  人是社会化动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以独立地存在。人退休了,离开了原来的“社会支持系统”,必须走进新的支持系统,而“亲戚、朋友、家人、同事、街坊邻居的陪伴”等,都构成了心理学常说的“社会支持系统”。

  6月在南京举行的“省级机关退休人员乒乓球赛”上,男女选手中,有十多位是七八十岁的高龄选手,当年,他们有的是法官,有的是工程师,现在几乎天天打球,难道只是锻炼身体?不,是“以球会友,回归社会”!

  网上更是聚集了一批打乱了校际的老三届们,他们经常上网,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下载,然后群发给网友,内容多是“深度文章”,以及配有人生哲理字幕的极其美丽的风光幻灯片。

  一位朋友每天上午像上班一样到公园去,公园一角聚集着二十多位爱唱外国名歌的朋友,他们天天相会,唱歌,如果谁的身体不适没来,他们还会去探望。

  一位朋友说,他平时在家炒股,但他还有个朋友圈,圈里有插队时的朋友,有战友,有同学,有谈得来的朋友,大家轮流做东,不定期地聚会畅谈。#p#副标题#e#

  再就是“给自己一个梦想”。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的心理需求有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退休后,衣食无缺,但“最高需要”缺失。给自己一个梦想,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希望,给自己一个实现最高心理需求的天地。

  有位老三届的朋友,曾梦想当画家,后插队,梦想破灭,退休后再展雄心,开始学画,专攻“猫”;一位朋友说:“我要在朋友中搜集他们小时唱的儿歌,然后录下来,再发给朋友,给我们的第三代学唱”;一位朋友说,“现在的歌手翻唱我们那时的民歌名曲,走味了,我要组织朋友录唱,然后送上网”;一位朋友说:“我旅游时拍下了大好风景,我要学习电脑制作,配上自己创作的诗词歌曲,送上网!”

  一位朋友原来并非是文娱和体育爱好者,退休后,参加了合唱团,她积极上台独唱,朋友都说她唱得一次比一次好;她还打起了乒乓球,学会了抽,学会了削,技术突飞猛进。

  有梦想,就有活力,美国哈里·莱伯曼80岁开始学画,百岁成名。

  南开大学94岁的院士申泮文,80岁开始学电脑;85岁凭借《化学元素周期系》多媒体教科软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90岁网上开博,将三尺讲台扩展到互联网上,还在博上与人进行学术辩论。

  到高龄,心理仍那样年轻,大脑仍那样灵活,这不是我们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吗!

相关标签: 痴呆症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