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揭秘:大肠癌复发、生存率降低的原因

2017-07-29 14:37 来源:99健康网

  近年来,大肠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大肠癌患者化疗后复发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对该院消化学科暨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房静远教授科研团队揭开了大肠癌复发、生存率降低的“谜团”。

  中国医学专家揭秘大肠癌复发、生存率降低的“谜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8日披露:据该院研究首次发现具核梭杆菌在大肠癌化疗耐药中的调控作用,并详细阐释了其相应的机制;不仅为通过检测黏膜组织具核梭杆菌丰度而预测预后和预警化疗耐药风险提出了可能的标志物,也为抗肿瘤新药的开发提供了潜在的可行策略。该研究成果有望改善大肠癌病人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有效生存期。

  据悉,近五年来,房静远研究团队先后在三个大肠癌术后化疗的临床队列几百例样本中发现和确认,在大肠癌患者肠道菌群中,具核梭杆菌丰度升高可能是最常用的化疗药物5-FU和奥沙利铂等铂类药物耐药及大肠癌患者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研究人员通过对大肠癌术后化疗后复发及不复发的患者黏膜组织DNA的测序分析,发现在肿瘤复发患者中,肠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a nucleatum)含量明显升高。

  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发现具核梭杆菌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导致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研究为通过分析肠道菌群,预测大肠癌预后和预警大肠癌化疗效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透露,这一原创研究成果发表在新出版的生命科学顶级期刊《Cell》杂志上。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以下4种症状,可能提示大肠癌的可能,尤其老年人,要引起格外重视。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1、便血:是大肠癌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轻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现有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鲜血便,常被误诊为痢疾或痔疮出血而贻误了确诊时机。

  2、腹痛:部分病人以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症状,部分病人仅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当大肠癌合并糜烂、梗阻或继发感染,由于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出现明显腹部绞痛。有些病人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疼,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当这种症状出现在老年人时,应首先考虑大肠癌。

  3、排便习惯改变:多为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改变,比如原来大便每天1次,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天大便3~4次,或是说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本来大便是软的成形的,最近变细了。有些人还伴有里急后重感。

  4、贫血:老年病人,尤其是无其他原因的失血,亦无肠寄生虫病的人,如发现进行性缺铁性贫血,应想到有胃或大肠癌的可能性。

  如何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大肠癌?

  1、直肠指诊

  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70%的直肠癌(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大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另外,通过直肠指诊检查还可明确癌肿的形状、质地和移动度等。

  2、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其实不止大肠癌,包括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在肿瘤发生的早期,肿瘤会侵蚀粘膜及粘膜下血管导致非常微量的消化道出血,这种极小量的出血用肉眼难以判断,这时可以通过的粪便检查发现是否有隐匿的消化道出血。对于没有胃病病史的人,如果体检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建议择时再做一次,如果还是或者持续呈现阳性那么就需要警惕了,首先要排除消化肿瘤,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部位有胃、结肠、十二指肠,在专科医生建议下进一步做肠镜或胃镜检查。

  3、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40岁以后发生大肠癌的几率会明显上升。据统计,大约有75%的大肠癌患者都处于这个年龄段。因此,人们应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试验,警惕息肉或肿瘤引起的出血。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