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一家4口误食野生鹅膏菌中毒1人身亡

2024-06-27 10:22 来源:99健康网

  6月19日,家住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镇的一户村民,疑因误食了有毒的“鹅膏菌”,一家4口人均出现中毒症状,病情加重后,相继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几天时间,医院连下多张病重(危)通知书。26日下午,患者家人小彭在平台更新家人动态,他的外公已于6月25日晚不幸离世,弟弟已转院至四川省人民医院救治,父母亲仍昏迷,未脱离生命危险。

  延伸阅读:食用野生菌子有什么危害

  食用野生菌子虽然富含营养,但存在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当误食有毒的野生菌时。以下是关于食用野生菌子危害的清晰分点表示和归纳:

一家4口误食野生鹅膏菌中毒1人身亡

  中毒风险

  野生菌种类繁多,其中部分品种含有毒素,误食后可能导致中毒。

  中毒类型包括胃肠中毒型、神经中毒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以及呼吸与循环衰竭型等。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幻觉、溶血性贫血、肝肾功能损伤等。

  严重的中毒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难以鉴别

  毒蘑菇与食用菇的外貌没有明显的区别,仅凭肉眼难以鉴别,容易误采误食。

  家庭是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发生场所,误采误食是中毒的主要原因。

  特效药物缺乏

  目前对于野生菌中毒,尤其是某些严重类型的中毒,还没有专门的特效药物治疗。

  因此,一旦出现中毒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死亡率高

  某些类型的野生菌中毒,如肝脏损害型和呼吸与循环衰竭型,死亡率较高。

  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可高达60%—80%。

  为了降低食用野生菌子的危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野生菌子,特别是对自己不熟悉的品种。

  在采摘和食用野生菌子时,要注意选择可靠的来源和渠道,如经验丰富的采摘者或专业的市场。

  食用野生菌子前,要进行充分的烹饪处理,如高温煮沸等,以破坏可能存在的毒素。

 

  如出现中毒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食用的野生菌子种类和数量等信息,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