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对三高人群影响很大的四种调味品,三高人群应该怎么吃?

2024-07-23 17:53 来源:公众号

  一、对三高人群影响很大的四种调味品

  1.高果糖玉米糖浆

  高果糖玉米糖浆是一种广泛用于饮品和生产食品中的甜味素。与一般蔗糖不同,高果糖玉米糖浆的代谢方式与酒精类似,可直接进入肝部。过多摄入可能造成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和高血脂,进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

  2.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主要存在于一些氢化植物油中,主要存在于烘焙食品、快餐、零食和一些加工肉类中。他们可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和口感,却会显著提升“坏”胆固醇(LDL)减少“好”胆固醇水平(HDL)规范,提升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庆幸的是,很多国家现在开始限定或禁止在食物中加入生成的反式脂肪。

  3.人工色素和添加剂

  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全部人工色素和添加剂都会直接导致“三高”,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包含伤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此外,一些人群(如儿童、孕妇和过敏体质)对这些成分更敏感。

  4.鸡精

  鸡精,即谷氨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广泛用于亚洲食品很多加工食品中。尽管适度摄入鸡精对大多数人来说十分安全,但过多而长期摄入可能会造成头疼、恶心、心悸等“鸡精不抗症”,研究发现,如果它与肥胖和代谢综合症相关。

  二、三高人群应该怎么吃?

  1.低盐饮食

  操纵盐摄入量: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潜在风险。建议每日盐摄入量维持在5~6克以下。减少使用强盐调味品,如生抽、鸡精等,并尽量选择低盐或无盐的替代品。

  留意看不到的盐:除开直接添加的盐外,很多加工食品,如腌制品、快餐、调味料等,都含有较高的盐,要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量。

  2.低脂食物

  减少脂肪摄入:高血脂人群应限定高脂食物的摄入,如脂肪、动物内脏、油炸食物等。选择瘦肉、鱼、豆类等低脂食物,选用蒸、煮、炖等健康烹调方法。

  控制胆固醇:限定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蛋黄、动物内脏等。适度摄入带有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3.低糖饮食

  降低糖摄入:高血糖人群应避免或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糖块、零食、甜饮料等。选择少糖或少糖的替代品,并控制每日的糖摄入量。

  多吃粗粮和蔬菜:杂粮和蔬菜富含纤维素,有益于控制血糖水准。提议晚饭以粗粮为主,如燕麦、糙米等;同时,提升蔬菜的摄入量,尤其是绿叶蔬菜和含纤维的蔬菜。

  4.均衡膳食

  多元化摄入:维持饮食的多元化和质量,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维他命、矿物质和其他营养元素。适度摄入谷类和土豆、新鲜水果蔬菜、鱼、肉、鸡蛋、黄豆和坚果等食物。

  适度饮用水:维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益于稀释血液,减少血液粘度,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

  三、怎样选择适合我们的调味品?

  1. 采用天然调味料

  天然调味料是由天然成分制成的,如高粱和麸皮制成的醋、黄豆和小麦制成的生抽。这类调味料一般味道更醇正,营养更丰富。

  查看成份,选择以天然食材为主要成分的调味料。

  避免或减少应用过多食用添加剂的调味料的选择,尽管它们在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非常安全,但天然调味料一般更健康。

  2. 关注成份和营养成分表

  成份可以代表调味料的主要原料和成份,而营养成分表带来了盐、糖等关键营养素的详细信息。

  采用成份种类单一、添加物少的调味料。

  针对复合调味品,留意其含盐度、糖份,尽量选择低盐、少糖的商品。

  用“钠”成份来估算盐的摄入量,一般1g钠等于2.54g盐。

  3. 根据个人口味和健康需求开展选择

  不同的人对调味品的口味和营养需求不同。

  老人、高血压病患应特别注意控制食盐摄入,选择低盐调味料。

  糖尿病人应注意调味品的糖份,选择少糖或少糖商品。

  对于追求美味口感的顾客,可以选择氨基酸氮含量高的酱油等调味料。

  4. 留意调味品的类型和用途

  不同的调味料有不同的用途和口感特性。

  了解各种调味品的特征,如生抽用以调味料、生抽用以上色、醋用以解腥提味等。

  依据烹制规定选择适宜的调味料,避免盲目使用或累加过多调味料,造成口味阻碍或营养外溢。

  5. 选择著名品牌和正规平台

  一般来说,著名品牌和正规平台售卖的调味料品质更有保障,更容易追朔其生产根源和成份信息。

  采用知名品牌的调味料,这些品牌一般重视产品质量和顾客健康。

  根据正规渠道购买调味料,如商场、经销店等,避免选购来源不明的产品。

  6. 留意调味品的储存与应用

  适度的储存和使用方法能保持调味料质量以及口味。

  依照调味料包装上的贮存要求进行贮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用干净的汤勺或容器取调味料,避免污染。

  留意调味料的保质期,马上服食过期产品。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