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秋燥的六大具体表现 平时可多吃这些水果

2019-10-03 11:09 来源:99健康网

  秋燥的具体表现症状

  1、声音沙哑

  秋燥中,咳嗽最要命。其实,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2、鼻腔敏感

  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每逢秋天,十个人里会有九个患有鼻子敏感问题。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而一旦干燥,又用手指去挖,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越是干燥,挖鼻孔的行为越为频繁,最终会导致鼻子出血。还有些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3、皮肤干燥

  皮肤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皲裂。如果你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说明肌肤已经丧失水分了。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补水,每天多喝水,然后日常生活中最好带上一瓶喷雾保湿的,时常润一润自己,也可以多喝一下缓解秋燥的汤水。

  4、惊厥

  干燥的秋天,会陷入两个极端:身体免疫力好,性格开朗的人会安然入睡;而另一方面,一些身体免疫力不是太好的人则会心神不宁,甚至会出现惊厥现象。有这种现象的人千万要小心,提早去医院治疗。

  5、头发干燥

  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黄。当你发现自己秋天一到的时候,头发枯黄拼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这个时候你就该做好应对措施了。

  6、便秘

  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便秘的问题可大可小,而且一旦被缠上的话,烦恼就不是一般的烦恼而已,因为毕竟是发生在私密地方的毛病,即使看医生也有许多不方便。所以想要让自己过的舒服正常,千万要防止秋燥来袭。

  如何预防秋燥

  1、多睡一小时,保持充足睡眠。

  增加睡眠一小时,可以让我们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2、合理膳食防“秋燥”。

  秋季天气较为干燥,会出现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等秋燥现象。多喝水、多喝粥,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正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要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多食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3、少开电扇,关窗睡觉。

  秋天昼夜温差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因此,要少受“冷刺激”。

  4、保护脐部,预防疾病。

  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要及时增添衣物,睡觉时盖好腹部,还可按摩脐部,将肚脐部位的寒气驱散。

  5、坚持锻炼,但切勿过量。

  秋季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因此,我们应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适当得到体育锻炼。但运动不可过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6、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变化无常,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后吹风,容易伤风感冒。因此衣物需逐渐添加,不可过早过急。

  7、注意胃部保暖。

  秋天需要注意胃部保暖,睡觉时需关好门窗,腹部盖好被子,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秋季要多吃哪些水果

  1、无花果、梨

  无花果里面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等,同时含有的硒元素能达到抗癌和防癌的功效,果糖及葡萄糖容易被人们吸收和利用。无花果的营养价值高,里面含有大量的水解酶、柠檬酸及苹果酸,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提高人们的食欲,达到润肠通便的功效。秋季是梨上市的季节,里面有大量的维生素以及多糖类物质,容易被胃肠道所吸收,可达到清热化痰的效果,同时保护了肝脏,但是脾胃虚寒的人群要少吃。

  2、鲜枣和石榴

  枣在民间又被称为维生素丸,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能防止黑色素的沉淀,增强了抵抗力和免疫力,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帮助抵抗病毒和细菌。石榴里面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以及8种氨基酸,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帮助软化血管,同时也能够降低胆固醇、血脂以及血糖。

  3、猕猴桃和葡萄

  猕猴桃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以及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达到了美白养颜以及抗衰老的功效,增强了免疫系统,预防口腔溃疡。含有的膳食纤维能达到润燥通便以及清热降火的效果。中医认为葡萄能够滋肝肾以及强筋骨,可达到补益气血以及通利小便的功效,里面的糖分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4、柚子和苹果

  柚子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达到生津止渴及开胃去火的功效,帮助降低血糖。当出现咽喉疼痛或者感冒时吃一瓣新鲜的柚子,能够缓解疲劳感以及其症状。苹果里面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比如镁铁铜等能提高免疫力,含有的花青素能改善过敏的情况,保持皮肤的细腻和光泽。吃苹果时不能去除苹果皮里面含有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人们的消化功能。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