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看起来是休息,实际最耗气血的6个行为!但愿你一个也没中!

2024-05-26 10:01 来源:99公众号

  你是否常常会感受到这种情况?

  放假在家躺一天刷视频追剧,也没有参与什么繁重的工作,除了吃饭没干别的,但并没有感到轻松,反而异常疲惫、乏力,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

  越休息越累,

  感觉身体被掏空?

  身体的健康,需要日积月累的调养。

  然而一些不经意的习惯,却在俯仰之间损耗气血的运行。

  6个最耗气血的行为,希望你一个也没占。

  01.不规律的饮食

  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胃肠功能,进而影响气血生成和吸收。长期不吃早餐、暴饮暴食、忽视水分摄入等,都会导致胃肠不适,影响气血的正常循环。建议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02.过度劳累

  长时间的过度劳累,特别是持续不休息的工作状态,会消耗体内的气血资源。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容易导致疲劳、乏力等问题。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对于保护气血非常重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03.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对气血的影响不可小觑。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会影响气血的流动,导致气滞血瘀。中医认为,情志与气血关系密切,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维护气血平衡。

  04.过度熬夜

  经常熬夜会破坏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肝脏功能,进而影响气血生成。肝主疏泄,如果肝脏功能受损,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建议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

  05.长期烟酒过量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损伤血管,影响气血流通。长期烟酒过量会导致气虚血瘀,影响健康。减少烟酒的摄入有助于保护气血。

  06.长期不运动

  缺乏运动会影响气血流通,导致气滞血瘀。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耐力。不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定期锻炼。

看起来是休息,实际最耗气血的6个行为!但愿你一个也没中!

  身体有这7个信号,说明气血消耗过大

  气短乏力

  皮肤干燥

  容易失眠

  心悸头晕

  月经不调

  面色苍白

  频繁感冒

  如何科学补充气血

  01.合理饮食

  饮食是补充气血的首要方法。在饮食方面,应注重多样性和均衡性,摄入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绿叶蔬菜、红枣等,可以有效帮助补充血液中的铁元素,促进气血生成。

  02.食用补血食材

  一些特定的食材被认为有助于补血,如黑木耳、红枣、桂圆等。黑木耳富含铁、蛋白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红枣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有益于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桂圆具有温补的作用,有助于活血化瘀。

  03.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流动,增加身体的活力。运动有助于加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效率,进而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输送。但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气血耗损。

  04.良好的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气血的生成。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和修复,有助于补充气血。避免过度熬夜,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05.情绪平衡

  情绪波动会影响气血的流通。过度的情绪压力可能导致气滞血瘀,影响气血的充盈。保持情绪的平衡,通过放松、冥想等方法,有助于维持气血的平衡状态。

  06.中医调理

  中医养生中有丰富的气血调理方法,如针灸、艾灸、中药调理等。通过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可以针对个人体质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帮助补充气血。

  07.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耗损气血,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这些习惯不仅影响气血的生成,还可能导致身体其他系统的损害。

健康百科 更多